王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上传时间:2020-10-22

【内容提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其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资源与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选择,受中国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基因影响,是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土壤所进行的理性抉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征、发展宗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方式等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小康大同社会思想、革故鼎新思想、知行合一思想中找到源头。全面辩证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论、历史文化决定论等错误思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道路

作者简介:王易(197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87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应走什么路、怎么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直是萦绕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大问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往往离不开其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资源与精神动力。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是百花齐放、各有特色。中国共产党本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终于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指出:“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预测明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当代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政府的治国方略,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紧密内在联系,是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的内在关联

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简单模仿来的,而是渊源于各国的内外环境、现实需要和历史文化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选择,不是偶然的突发的,而是由中国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基因所影响的,是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土壤所进行的理性抉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回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基因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延续性、稳定性和创新性推动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性中选择发展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不断地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道路纷争,先后在中国的政治舞台粉墨登场,但经过试验后,结果都行不通。幸运的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经过反复思考对比,中国的先进分子最终得出结论——“走俄国人的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行武装革命,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公行天下”的“崇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公有观念及公有制主张之间,传统文化构建的“大同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共产主义理想之间,“为政以德”思想、“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一边,具有内在的思想一致性和精神相洽性。正是这种一致性和相洽性,才使得中国先进分子能够迅速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和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也才得以在中国成立,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同时,尽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旧式农民战争、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迥然不同,但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中国大地寻找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而不是完全照搬他国革命的经验,更不是盲目地机械地按本本主义办事,才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成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前进。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正是由于毛泽东按照中国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新型人民军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才推翻了国民党旧政权的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稳定性中深化道路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既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学习,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走过弯路,经历过严重曲折。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国际上唱衰中国的舆论一直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中国国内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和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实践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如果道路走错了,方向迷失了,付出再大的努力,都不会到达理想的终点。

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其核心思想和中心价值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概括和内涵有所差异,但基本精神却展现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高度稳定性,历经一代代传承与发扬,最终沉淀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厚重底色和不变基因,可以说“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从社会层面来看,中华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和社会结构奠基于2000多年前,贯穿于朝代更替的风云变幻中而始终保持基本面目,费孝通先生将其概括为“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虽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直接冲击,但其基本样貌和形态仍然顽强地存续着,依然潜在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家层面来看,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国家形态和组织结构一直采用中央集权的政治治理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内部又表现为统一的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多民族国家。正是这种非常稳定的国家结构,才使得中华民族虽然分分合合,最终却能保证国家的统一是常态的、长期的,而分裂是短暂的,终究也是走向统一的。作为中华文化独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包容性,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坚韧的精神纽带和文化联结,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起着维系和凝聚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全局出发,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恰恰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文化传统、基本国情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熔铸和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创造性地书写着中华文明的时代形态。

3.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中推动道路自信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和制度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国改革开放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的,改革开放的全过程都充满风险挑战,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与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的历史传统密不可分。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秉持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创建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历朝历代发生了许多变法图强、革新求久的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至理名言。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本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畏艰难困苦,执着勇毅前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顾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习近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总之,经验教训反复告诉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不能搞教条主义,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但也绝不能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丰富中国道路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以本质特征、发展宗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方式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其本质特征(党的领导)、发展宗旨(人民主体地位)、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发展动力(改革创新)、发展方式(对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对外和平发展)等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小康大同社会思想、革故鼎新思想、知行合一思想中找到源头。

1.从仁政思想的弘扬中把握中国道路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诚传人,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君王要行“仁政”、讲“仁爱”、施“仁义”,教导人们要明大德、讲私德,提倡“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千百年来,这些思想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弘扬,早就成为历代志士仁人自觉学习和遵守的重要信条。近代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了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历史的大潮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崇高理想有机融合,产生出强大的力量,“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贞不渝、坚强不屈的坚定信仰和不惧任何风险、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总结历史,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实现长期执政。

2.从民本思想的传承中坚守中国道路的价值取向

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本思想。《尚书·五子之歌》提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政治家管子主张“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孔子倡导“富民、教民”。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东汉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中提到,“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与中国古代的圣贤一样,马克思充分肯定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把无产阶级看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和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学习和实践中国历史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从大同世界的愿景中明晰中国道路的时代目标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天下大同,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为公,倡导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兼爱非攻,认知“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思想用现代语言来说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是承认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支持各民族、各文明之间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反对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企图和做法。二是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差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各种人类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各国家各民族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实现和睦相处。三是支持文明交流对话。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各有所短,各有所长。既不能以大欺小,也不能自我孤立、自我封闭,只有加强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保持和增强本国本民族的生机活力。四是共同为人类社会作贡献。各国各民族各地区都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不论大小强弱,都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美美与共,才能实现天下一家、天下大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他引用了这句话,并强调只要世界人民在心灵中坚定了和平理念、扬起了和平风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的强大力量。各国各民族如果能坚持和平理念,消除隔阂、偏见、仇视,加强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流对话,就有助于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的关键力量,就能推动形成促进发展、实现繁荣的强大动能。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政策主张,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与战略思维,直面全球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全球性挑战,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开展全球性协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重大倡议,不但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识,而且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中国政府坚持“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坚持把中国梦与世界梦相结合,为实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为破解当下安全与发展难题、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提供了正确指引,彰显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担当的巨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

4.从革故鼎新的精神中汲取中国道路的发展动力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曾先后涌现出各种不同的文明,但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各种境遇和挑战而生生不息,与中华文明中自强不息和革故鼎新的精神气质有着密切联系。自强不息和革故鼎新的思想观点都来源于中国古代典籍《周易》,目的是要求人们要像大自然一样,奋发向上,永不松懈,破除旧的东西,建立新的事物。3500多年前的商朝开国君主成汤曾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九字箴言刻在器皿上,用以时刻警醒自己。这些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经过提炼和升华,逐渐上升为人们所信奉的人生哲理,沉淀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大地上推动发生了无数变革图强运动。近代以后,由于中国长期落后,多次遭受西方列强的蹂躏和欺压,许多中国人在精神上垮掉了,言必称希腊,言必称美国,有的公开主张要实行全盘西化。改革开放初期,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不少中国人仍非常自卑,宣扬中国黄色文明是封闭的落后的,西方的蓝色文明是开放的先进的,应该彻底放弃中国的传统文化,全面引进西方文化。当前,美国等为了遏制和阻挠中国的发展,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文化冷战,利用一切时机和场合对中国展开舆论战和心理战,国际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交锋激烈展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种思想学派和而不同、海纳百川。“中华文化是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文化,一部中华文化史,同时是一部中华文化思想创造史。”由于这种创造力,中华文明才历经5000年发展而没有中断。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则充分展现和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正是因为来自传统的辉煌和现实的灿烂,中国的文化自信才显得如此有底气、如此有根基。当前,面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在强调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的同时,更加突出文化自信的战略含义,强调这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5.从知行合一的辩证中探寻中国道路的发展方法

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还一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的文化因素,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毛泽东强调古为今用,充分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把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论发展到新的理论高度,在《实践论》这一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著作中,深刻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曾提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出了富有时代意义的经典阐释,把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78年,针对中国社会存在的“两个凡是”僵化思想,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才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强调实事求是的地位与作用,把实事求是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境界。习近平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将长期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这一活的灵魂,立足中国实际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三、处理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关系的科学态度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的关系,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全面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实影响和积极作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论、历史文化决定论等错误思潮。

1.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揭露和批判中廓清历史事实的本真面目

由于中国近代屡遭侵略,甚至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知识分子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一度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度失望,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子是中国文化的落后,要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有人甚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目前,直接否定中国历史文化的现象不多见了,但又出现了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损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诋毁革命英雄人物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高度警惕,他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虽然遭到了学术界大量批判,但这一现象并未根除,将来仍会以不同面目出现,继续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真正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必须从中国历史文化的实际出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事实与成就,戳穿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种种谎言和迷雾,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实用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引导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在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文化渊源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反对文化复古论,在继承和发展中正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尊重、传播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蔚然成风。但在这种风潮之中,有人借机大力鼓吹“文化复古论”,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都是好的,中国要发展,必须全面回归历史、回归传统。这种观点是机械的,既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又片面夸大了历史文化的作用,没有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及基本国情所共同决定的。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而不能糟粕与精华一把抓,否则很可能好的东西没学到,反而学习、传承了那些不好的落后的东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如何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课题。既不能忘记历史,又不能昧于历史;既不能忘记本来,又不能无视外来和未来。只有在学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发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使中华文化展现出迷人魅力和时代风采,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3.反对历史文化决定论,在历史和现实中凸显时代环境的塑造作用

马克斯·韦伯、斯宾格勒、汤因比等哲学家都非常重视历史文化因素对一国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塑造作用,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选择某种制度、走上某条道路,是由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所决定的。这种观点在中国学术界也有不少响应者。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文化背景固然重要,但不能简单直接地将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与其所坚持的某种政治制度画等号,突出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在于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因、土壤、根基、血脉”,但不能把基因与果实简单混同起来。特定的历史文化,对某种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无疑会产生重要影响。但如果片面强调历史文化的作用,就容易忽视先进人物的主观作用,看不到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的塑造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产生、演进和发展,既因为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内在的贯通性和一致性,更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着眼实现共同理想和崇高理想,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历史文化顺应了中国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因此,重视历史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是重要的正确的,但如果陷入“文化决定论”,就会忽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和创新发展,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世界影响力。“中国的现代化既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归,而是在充分鉴别基础上的扬弃和创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发挥了重要的培育和塑造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