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陶文昭:深刻认识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上传时间:2022-05-12

[摘要] 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重要内容。《决议》不仅对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而且提供了阐述成就的新构架。在历史性成就中,要注意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重大成就,要注意全面依法治国、总体国家安全等增量成就,要结合实践把握每个方面的具体成就。历史性变革与历史性成就紧密关联。《决议》对各方面变革进行了充分的阐述。认识历史性变革要把握“变”与“不变”的尺度,既要以“变”来理解新时代的飞跃,又要以“不变”来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正是这些成就和变革,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成为“两个确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基石。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对《决议》进行宣传研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这对全党全国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好、贯彻好、发展好,更好续写发展新篇章,意义十分重大”。[1]

一、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决议》的重要内容

从主题看,“重大成就”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曾有过两个历史决议: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对“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历史评价。很显然,历史上的两个决议,不仅主题上直接包括“历史问题”,而且内容上着重对一个时期重大功过是非作出结论。与过去两个历史决议有所不同的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主题是“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大成就”是第一主题词。

就背景来说,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着眼于“三个需要”,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就重点而言,党中央明确要求决议的起草着重把握好几点,其中第一点就是“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次全会决议要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以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2](P80)

就结构而言,《决议》开宗明义点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等各个时期都创造了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2](P2)

从篇幅上看,“重大成就”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主体部分。《决议》结构分为7个部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这一部分的分量非常重,《决议》全文36000多字,有关新时代内容19000多字,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如习近平指出,《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1]“这次全会决议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2](P80)“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有利于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P81)

从覆盖面看,“重大成就”贯穿到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诸多部分。“这些重要成果,体现在《决议》概括的‘十个明确’上,体现在《决议》作出的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13个方面重大成就的重要论述上,也体现在《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的阐述上”。[1]对于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不能仅限于13个方面的具体论述,不能仅限于新时代部分的相关论述,甚至不能局限于《决议》的相关论述,要将《决议》各个部分贯通起来领会把握,要将《决议》与中国共产党历史贯通起来把握,要将《决议》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通起来把握,从而全面、完整、系统、深刻地把握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二、新时代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

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很全面。全方位首先就是全面,包括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关于新时代的成就总结,党的十九大是10个方面,即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是13个方面,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毫无疑义,《决议》对成就的总结更为全面,也更为丰厚。如果说党的十九大对成就的阐述是“素描”,那么这次《决议》对成就的阐述就是“工笔画”。《决议》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新时代作为新的阶段的开始。《决议》对成就的新总结具有权威性、历史性,为未来总结成就提供了新的框架和范式。按照惯例,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会对过去的成就进行总结。2022年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也必将进一步对新时代的成就进行新的概括。

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有重点。全面中必有重点,全方位中必有关键方位,全面把握与重点把握相结合是科学的方法。新时代13个方面成就不是简单罗列,而是具有内在逻辑和权重。在《决议》所列的13个方面中,排在首位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3](P11)“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2](P65)《决议》将党的领导放到了最前面,凸显其极其重要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我们将治国理政方方面面工作放在一起论述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放到最突出的位置,成为叙事的一种方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这样编排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谈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9个必须”是这样安排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10条历史经验也是这样安排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动摇”。[4]可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是最重要的历史性成就,也是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排在第二位的是全面从严治党。治国必须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2](P30)《决议》13个成就中,全面从严治党部分2300多字,篇幅最大、最为丰厚,这也是其重要性和成就巨大的一种显现。

新时代历史性成就有增量。对存量成就要关注,对增量成就更要关注。开创性成就就是新增的成就,既包括每个方面成就的新增量,更突出表现为总的方面上的增量。对比《决议》13个方面成就与党的十九大10个方面成就,新增的3个方面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新增这几个方面,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来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是将之与党的建设放在一起论述的,这次与党的建设分开单列,契合近年来政治叙事的新范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括中,从党的十九大“八个明确”到《决议》的“十个明确”,有关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也是这样安排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四个全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将全面依法治国从党的十九大的政治建设中分开单列,既凸显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又使战略布局更加完整。维护国家安全,是新时代国内外形势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几年,我们掌握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对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稳定,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危害人民根本利益,有可能迟滞甚至打断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果断出手、坚决斗争,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对这个历程,我们大家都有亲身经历,这次全会《决议》作了充分概括”。[1]习近平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决议》增加这一条,体现了新时代理论和实践新的重要成果。总之,无论是总结成就新增的3个方面,还是各个方面成就新的概括,都是基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

《决议》对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具体论述非常丰厚。

第一,《决议》从总体上进行了概述,这体现在13个方面的“一头一尾”。“一头”指的是,在具体展开13个方面之前,讲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尾”指的是,在讲完13个具体方面之后,归总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一头一尾”前后呼应,都落脚到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关键词。

第二,《决议》对13个方面的成就做了具体展开。每个方面成就的阐述,篇幅和逻辑有所差别,大体上是按照历史脉络、时代背景、实践过程、时间顺序等逐步展开的。基本程式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进行了什么样的思考,提出了什么样的方略,采取了什么样的举措,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怎么干的、怎么干成的,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5]在每个部分,既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又有重大实践创新举措,夹叙夹议、史论结合。

第三,《决议》对每个方面的成就做了简要总结。在每个部分的最后一段,对这个方面成就进行了概括。比如,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概括道“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2](P29)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2](P33)“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2](P34)等。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2](P36)等。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P39)等。在政治建设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2](P41)等。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2](P43)等。在文化建设上,“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2](P46)等。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2](P50)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P52)等。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P55)等。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2](P57)等。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定能够保持”,“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2](P59)在外交工作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2](P61)等。

需要指出的是,《决议》13个方面的成就是主要成就,但不是穷尽了全部领域、各个层次的成就。任何既定文献的概括都是有限的,都是侧重于一定的视角,都要作出一定的取舍。对比近年来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的总结,诸如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节点,都有这样的特点。就历史性成就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和党中央重要文献中,还提到诸如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乃至生物安全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在研究具体领域、具体层次的成就时,要有开放式思维和眼光。

三、新时代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历史性变革不可或缺、非常重要。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紧密关联。如果说历史性成就侧重于量变的方面,历史性变革就有阶段性、部分性质变的意味。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割裂量变与质变就是形而上学。量变的积累总是促使发生一定的质变,而一定的质变也总是有量的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历史性变革是历史性成就的重要方面。事实上,同一事情从不同的侧面看,可以既是成就也是变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同时使用。同样,《决议》对新时代各方面工作的阐述,既包括历史性成就,也包括历史性变革。变革意味着与过去的不同,新时代历史性变革广泛而深刻。

就总体而言,《决议》指出:“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党清醒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2](P26)这之中通过“同时”一词,引出一系列老问题、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推动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就具体领域而言,《决议》所阐述的新时代13个方面历史性成就,同时也包含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诸如,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等。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盛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普遍存在,特别是“七个有之”问题等。在经济建设上,存在一些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等。在全面依法治国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违法不究等问题严重存在,司法腐败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法治权威等。在文化建设上,各种错误思潮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有一个时期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突出。在维护国家安全上,新时代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一个时期香港局势一度出现严峻局面。在外交工作上,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等。

针对上述老问题和新问题,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攻坚克难,不断啃下硬骨头,破解长期解决不了的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我们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不断推动新时代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变革就要改革,历史性变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结果。习近平这样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6](P111)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从而实现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指出,“回顾这些年改革工作,我们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第一,这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第二,这是一场改革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第三,这是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第四,这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过去不正确理念的校正、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无疑就是重大的变革。需要注意的是,各个方面变革的阐述有所差别,具体领域的变革要做具体分析。有些方面带有比较直接的转折意味的词“同时”,也有的方面没有用这样的明显的转折意味的词,而是着眼于新出现的问题。有些方面在讲问题时,用了“严重”“普遍”“突出”等加以修饰,很显然这些方面的问题更大一些,变革的意味更浓一些。

新时代历史性变革要拿捏尺度。度的把握很难,却很重要,过与不及都不行。把握这个度,首先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习近平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2](P79-80)对于历史性变革,一方面要讲够讲充分,认识其是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不是小修小补,不是毛毛细雨。所谓深层次,是指涉及理念、体制、制度、法律层面的变革。所谓根本性的变革,意味着是变革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形容这种历史性变革时,曾用“校正航向”、“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6](P7)这样的表述。另一方面,历史性变革又不能讲过了,更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用“历史性转折”来形容那个时期,是因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而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绝不是对以前改革开放的否定。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习近平在关于《决议》的说明中特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顺利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2](P80)因此,讲历史性变革时,要注意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连贯性、一致性,这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需要谨慎对待。

四、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大意义

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阶段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而且是历史概念。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必须有明显的变化,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1]《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P23)新时代之所以是“新”的,就是意味着与过去有很大的变化。没有变化谈不上新时代,而且一般性的变化也不足以支撑新时代。正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我们党牢牢把握这一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带领人民取得这些辉煌的成就、形成这些巨大的变革,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新的阶段,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既是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也是进入新时代的成果。

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理解“两个确立”的重要前提。《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P27)“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2](P61)“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8]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决议》郑重作出“两个确立”的重大论断:“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2](P26)

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新时代实践的科学理论。理论和实践是密切关联辩证统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成就越大,理论创新就越大。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它们之间是紧密关联的逻辑链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尤其是新时代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2](P63-64)新时代实践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注释:

[1]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

[2]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22-01-07(1).

[5] 曲青山.深入领会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J].求是,2022,(1).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强调: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 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N].人民日报,2020-12-31(1).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N].人民日报,2021- 12-29(1).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