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军:《“中国之治”的制度自信与责任担当——新时代以来国家治理体系丰富与发展的理论逻辑》,《人民论坛》
上传时间:2020-05-25
王海军,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在推进其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在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去丰富、发展与完善关乎我国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力争建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最终提升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制度优势 国家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治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新特点提出系列新的执政方略和执政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这些新的执政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党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管理国家的一整套国家制度。重视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当前中国经济绩效优、发展能力强,根源就在于制度设计好、治理效能高。
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体现
国家治理体系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应该如何结合中国特殊国情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对于国家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立足于我国实际而形成的、能够鲜明体现我国发展实际的特色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套制度和治理体系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它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为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和根本治理保障。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中国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对各种风险挑战,需要有效应对。“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我们的制度还没有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
新时代以来国家治理体系丰富与发展的理论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核心位置。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进我国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结合中国发展实际进行一系列重要领域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勇于抛弃传统观念和体制弊端,构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归根结底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全会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我们党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围绕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改革成效显著,为当前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丰富和深化“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现代化是一个多方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的所有领域中的变化。”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借鉴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现代化视角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党的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过很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一次讲。”
结合当前我国发展实际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围绕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列综合改革。如在生态文明体制方面,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央深改组通过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等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在党的建设、社会发展等领域形成一整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在制度建设层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进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党和国家各类机构的改革成效显著,并且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当然,在党和国家各类机构的许多领域,依然存在着需要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和机制。
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制度模式选择问题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和解决好的大问题。我们党在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这也是一条宝贵经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借用我国历史上“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古训,深刻指出:“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坚持党的领导,是建党近百年来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条根本经验。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所以能有序推进并取得重大成效,关键在于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今后在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成了建党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利发展和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经验,这也是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最大制度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积极开展各项事业,成功地应对了来自国内外尤其是国际社会的重大风险和挑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我们要结合国情、党情和世情,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时,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大国的责任担当。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治理体系整体构建及协同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9GJJB0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