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 郝立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意涵

上传时间:2022-07-21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主要体现在它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深刻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充分彰显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从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

伟大时代产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蕴含时代精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意味深长的论断,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新飞跃的深刻内涵、民族特征和文化向度,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晶,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主要体现在它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彰显了中国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的深刻昭示

时代孕育思想,思想反映时代。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一关于哲学思想与时代内在联系的论断,同样适用于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今时代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华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其中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途径进行了深邃思考,作出了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包括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等在内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这是中国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所证明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要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也是我们继续前行的伟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自信的力量,离不开中国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坚持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怀和深邃的理解。在他看来,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表达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和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与系统回答,体现出文化自信、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大战略意义。文化自信是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深沉的力量,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从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首次明确提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这一崭新命题,到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重要讲话中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再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明确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文化自信逐渐形成为包括文化立场、文化使命、文化发展战略及其实现路径等内容的较完整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等重要判断,说明对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对先进文化的坚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精神或思想深处影响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认同与选择;说明文化自信是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深厚基石,民族文化中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前进动力。

文化强国战略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文化强国之路是中国道路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践需要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对文化发展的时代意义的深刻把握所作出的战略判断。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推动文化的发展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建设文化强国,以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是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历史带来的启示,体现了文化发展历史规律与时代逻辑。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内容与重要领域。因此,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听清、听懂中国的声音;不断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使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不断彰显。

其次,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依靠中国人民及其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人民5000余年的劳动生产实践的过程,革命文化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心声,更新着文化的内容,推动着文化的创新发展。新时代需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来书写新时代的文化。青年一代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过硬的本领,我们的国家就有前途,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

再次,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创新之源。文化创新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当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决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和“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实践和中国理论全方位的创新版。这种变革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文化创造就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华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结合时代需要和实践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它需要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等特点,而作为一种文化,它还具有开放性、历史性、具体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世界性的学说或文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他们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包括各国历史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应该同各国的历史条件相结合,这里所说的历史条件理应包含传统文化等历史文化条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开放性的特质,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或中国化具有实践维度和文化维度。能够自觉地把这二者统一起来,并明确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判断,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创新。

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从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挖掘和高度认同,到强调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体现民族性继承性相结合,再到在治国理政思想中充分吸取中国传统智慧,我们都能强烈而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文化的科学态度,正确评价和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宝贵价值。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在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它们体现了数千年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的确如此。我们既为中华文明所特有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生生不息的创造性而赞叹,又为它上下求索的唯实精神和具有反映天人、知行、人伦关系的深刻而丰富的辩证思维而钦佩;既为中国古代贤人志士怀抱高远的理想境界和担当精神、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而感动,也为传统文化中倡导亲民敬民、人际和谐的强大内聚力和政治智慧而赞赏。这些丰富而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滋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思想资源。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守正创新,即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时代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中国立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其次,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体现民族性和继承性统一起来。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和构建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同时,要注意体现民族性继承性。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等各家学说,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典籍中包含的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些原则既体现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中,也同样体现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中。

第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引用管仲名言“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来说明个人修为与国家存亡之间的重大关系;倡导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与青年学生共勉;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莫忘“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氾论训》)等古训告诫党员干部。他多次谈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倡导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从要求共产党员和干部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到嘱咐领导干部牢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政得其民”,从强调国家“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资治通鉴·魏纪五》)、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治国先治吏,到要求领导干部“为政以德”(《论语·为政》),正己修身、居安思危等,他把党性教育这门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比喻为共产党人的“心学”。他用“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来说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用“和而不同”来说明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厚重的历史意识和文化底蕴。

三、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弘扬

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重要元素,二者紧密联系、交相辉映。如果说这里的“中华文化”侧重于指当代中国实践和中国理论发展所不可须臾离开的历史文化基础即中华传统文化,那么“中国精神”则主要是指当代中国社会前进和中华民族发展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的语境下,中国精神主要包含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对“中国精神”进行了概括。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民族精神包含着民族心理、民族性格与民族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指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且从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从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提炼,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概括总结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定时代的具体体现,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在特定的时空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向前的巨大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

中国精神不是抽象的、凝固的,而是具体、发展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革命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丰富内容。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西迁精神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科学家精神、伟大斗争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都成为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和当代体现。

对中国精神的提炼和把握,不仅是一种历史经验的概括,更是一种对中国历史与现实深处的触及和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对中国精神的概括,体现了哲学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底色和积极创新艰苦奋斗的主调,体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中国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这体现在它立足新时代,面向现实生活,回应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中国精神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我曾经讲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社会制度性质,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核心价值观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中国精神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实践性。中国精神的主体是中国人民,中国精神的基础是实践。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程中,形成了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长期实践中,劳动人民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它们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中国精神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中国精神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是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党的百年奋斗史、新中国建设史、改革开放史当中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中国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

中国精神的培育与发扬,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他在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指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作者简介: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872。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研究”(2016MYB002)和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21XNQZ4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