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学习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理论与改革》

上传时间:2020-10-10

【摘要】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和全局战略的高度,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作出准确判断;从新发展理念、“六稳”工作、“两个轮子”等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作出正确把握;客观分析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问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向即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民生服务作了科学定位。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新常态;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和全局战略的高度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反映了习近平在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上的深谋大略。准确研判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正确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点、客观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科学定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向,构成了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论述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贡献。


01 准确研判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全球经济增长在2010年反弹到4.1%后就连续3年下滑,国际市场动荡和外需相对收缩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强大的制约,2011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发展进程减缓。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习近平就如何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引领我国经济的发展问题作了准确的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做出了准确的研判。纵观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推进,我们看到,习近平对经济发展特征的论述经历了从“新常态”到“高质量”的发展过程。


首先,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习近平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2013年10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演讲,针对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经济冲击的状况,他强调:“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在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作出了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状况的重要判断。以这一判断为基础,2014年5月他在河南考察期间首次明确提出了“新常态”概念。随后,在多个场合,习近平全面诠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形式、特征以及新常态下国家的战略发展。他认为,新常态的表现形式即“三期叠加”中,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意味着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意味着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发展;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则意指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现在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关于新常态的特征,习近平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的这些特征反映了它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必经过程。


其次,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习近平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判断。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把“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看成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所着重抓的三件大事之一,并在对国内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为我国经济发展探寻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新路子,对我国经济工作的理念、思路、着力点进行了重要调整。新常态既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也反映了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新常态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事实,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对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做了准确的判断,即“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2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来部署2018年的经济工作,并且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因此,在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依然明确地为我国2020年经济发展定了“高质量发展”的调子,尽管2020年经济发展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则坚定不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习近平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特征作出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奠定了中国经济朝着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方向发展的基础,构成了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前提。


02 正确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点


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成为中央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这既体现了量的要求,说明速度的增长要符合当前发展阶段的要求,更体现了质的要求,说明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是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经济质量和效益提升的前提。只有在经济“稳”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解决结构性矛盾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为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把脉问诊、开方施治,从而科学把握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点。


第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基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来的,是引领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体系和指导思想。它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对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所存在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所具有的深谋远虑,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一论述深刻说明了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当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是“有没有”“有多少”的问题,而当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后,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则是“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因此,新时代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党的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习近平精辟阐明了如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即,一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二是树立全面的、整体的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是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抓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尺度。这三个方面成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从坚持新发展理念角度,高度概括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第二,以“六稳”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在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同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面对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日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的历史环境,对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出了明确阐释,即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2017年至2019年,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问题部署下一年的经济工作。


习近平强调,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所谓“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居于“六稳”之首,习近平从三个方面部署了稳就业的任务,一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确保他们就业有门路、生活有保障;二是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返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三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显然,稳就业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稳金融在“六稳”中地位突出,习近平认为,“面对未来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挑战,我们不但要确保金融安全网资源充足,也要让国际金融架构的代表性更加合理,更好反映世界经济现实格局”。为应对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挑战,确保我国的金融安全,稳金融就在于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稳外贸不仅关乎中国发展,而且对全球经济也意义重大。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稳外贸既要扩大进出口规模也要提升进出口质量。“我们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愿意进口更多国外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制成品和服务,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稳外资即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继续缩减负面清单,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信息报告等制度。”稳投资强调切实增加有效投资,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各类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稳预期则是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我们既要坚信中国的发展前途光明,又要充分认识到道路曲折、困难很多,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习近平对“六稳”任务的部署,给我们以“六稳”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三,以“两个轮子”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指出,要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作为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的“两个轮子”,对于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提速”作用。


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创新从理念到实践都并非是单向度的行为。习近平强调,“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它包括了“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只有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才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以创新驱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又要以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既要强化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又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我国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制胜一招。新时代,在“四梁八柱”的改革基本完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情况下,以改革开放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注重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适应经济新常态提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主线。以改革为动力,降成本、补短板,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强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要发展,就必须顺应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03 客观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中,“三大攻坚战”即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虽然取得关键进展,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却遭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习近平强调,要顺利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口,就必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在如何通过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上,习近平所作的论述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政治担当和政治智慧。


首先,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点。习近平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难度、影响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他就决战脱贫攻坚问题作出了新决策新部署。


一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如此等等,都说明了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习近平精准分析了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打赢脱贫攻坚战所面临的难题。对于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的问题,他强调:“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诸如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停工等问题,他强调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对于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存在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就业不够稳定等问题,他强调在已脱贫人口中要防范返贫风险,在边缘人口中要防范致贫风险。对于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等现象,以及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他强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脱贫攻坚工作。


三是确保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举措。针对位于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和云南的“三区三州”这类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习近平强调要加大政策、资金的倾斜支持力度,优化政策供给,强化措施落地,提升产业扶贫质量。针对疫情影响问题,习近平强调,疫情严重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而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地区,则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习近平提出了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的思想。不仅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精准,而且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精准。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上,习近平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既说明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提升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强调了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其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杆,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以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效显著。但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增添了难度。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风险防控能力还有不足等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面对这些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关头,习近平对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了精辟论述。


一是必须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习近平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概括为“四个一”,即“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习近平的这一概括,深刻阐明了绿色发展观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遇到的难题和挑战面前,“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既不能放宽放松,更不能走回头路,保持方向、决心和定力不动摇,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先导。


二是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精准治污,既在于精确定位影响环境质量和涉及污染扰民的突出环境问题及主要污染源,更在于精准发力,对症解决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科学治污,关键在于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采取科学手段,力求取得较好的治污效果。依法治污,则是严格依法审批、监管、治理、处罚、追责,把尊重法律与依法行政、创新工作、防治污染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三个治污’,要害在精准,关键在科学,路径在依法。”以“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为举措,聚焦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攻坚保障,做到精准发力、科学施治、依法推动。


三是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相关治理机制,抓好源头防控。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是习近平在论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始终贯穿的思想。他强调,要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打好这场攻坚战。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不可或缺的内容。


最后,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针对我国实体经济中结构性矛盾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问题,习近平就如何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作了系统性分析。


一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中之重在于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习近平把此项任务看成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他认为,防范风险,重要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此,既要“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做好金融业综合统计,健全及时反映风险波动的信息系统,完善信息发布管理规则,健全信用惩戒机制”,也要“管住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高中级管理人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监督管理,加强金融领域反腐败力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支付结算机制,适时动态监管线上线下、国际国内的资金流向流量,使所有资金流动都置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视野之内”,还要“完善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运行、金融治理、金融监管、金融调控的制度体系,规范金融运行”。习近平关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系统性对策的提出,对于压实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各方责任,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规定了方向和路径。


二是金融要回归本源,金融业的天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习近平把此项举措看成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性举措。他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的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指明了理清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意义。针对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以实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基础,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另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建立完善更加协调的金融监管制度。


三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防范化解风险的主体作用,守住风险底线,提高防控能力。习近平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守住底线打好基础,把防范化解经济重大风险变成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他提出了“六个要”,即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要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要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质量来一个转变;要更加注意尊重市场规律、坚持精准支持,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六个要”充分表达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04 科学定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向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最关心人民、最关注民生,他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为新时代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依靠人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是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持续抓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强调更多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因此,以人民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增进人民福祉为重要内容,以满足人民期待和实现人民愿望为己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成为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导向。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民生服务,更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习近平部署的每项任务、每个举措,都贯穿了鲜明的民生导向。做好“六稳”工作、“两个轮子”驱动、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都和民生直接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就在于确保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和保障,这反映了习近平基于人民,为了人民,向着人民,对人民负责,让人民获益的立场和思想理念。


民生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就业、医疗、住房保障等方方面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把确保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和保障的重点,定位在重点群体、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上,强调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从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习近平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论断点明了就业与民生的关系。要让老百姓端稳饭碗,就必须通过就业,获得稳定的收入,只有安居乐业,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从宏观上来说,就是“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高质量的就业就在于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针对重点群体就业问题,习近平强调要“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开展“稳就业”行动,兜牢民生“底线”,可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其次,教育是民生之基。习近平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对于农村教育存在着短板问题,他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对于城市务工人员特殊群体,他强调,要有效解决他们的子女上学难问题,保证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以流入地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接受学前教育,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解决他们接受完成义务教育之后的中高考升学问题,让他们的子女享有平等的同城入学、同城升学的机会,以推进教育公平。


再次,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习近平指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大地之时,习近平强调:“要完善社会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对于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群体,要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措施,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对于老年人群体,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还必须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最后,住房是民生之保障。习近平告诫我们,“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他一再强调,只有坚持这个定位,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对于城市困难群体的住房保障,不仅要加强城市更新改造,改善基础设施,而且要进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加电梯、地下管网等,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城市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


民生问题是习近平于2020年4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六保”任务(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中的前两项任务,是完成后四项任务的前提和基础。解决民生问题,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向。习近平把改善民生,特别是在关键时点上改善特定群体的民生,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放在党的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体现了他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治国理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