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文献》 | 陶文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四个要素
上传时间:2021-09-05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100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的理论指导。系统总结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重要经验,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并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
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是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前提。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不会自发产生,既是客观实践的要求,也是主动努力的结果。主动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是理论自觉的体现。理论自觉是理论自信与理论自省的统一。理论自信就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果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缺乏清晰认识和理论认同,就不会自觉信仰和学习马克思主义,那就没有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开展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可能。同时,如果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也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理论自省就是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坚持根据实际情况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死守教条会造成实践上的严重负面后果,造成理论上的停滞僵化。这绝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就是将坚持理论自信与发展理论自省相结合,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进程中始终保持了高度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担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创新、理论创造和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鲜明特点和突出优势。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命题。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在改革开放后明确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理论与实践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时代之问,也就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更加鲜明的理论自觉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一方面,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正确认识,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针对一些污名化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习近平掷地有声地表明了我们党的鲜明立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另一方面,强调要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始终伴着时代、实践、科学的一步步前进发展而愈发丰富完善。在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邃的目光、更深刻的思考来权衡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根据客观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变化,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立足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创新是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基础。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究竟从哪里来?这是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论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不是冥思苦想的顿悟,不是天才头脑的灵光,而是实践的要求和结果。实践创新所积累的经验越丰富,理论创新的成果也就可能越加深刻和系统。“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发挥其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毛泽东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应当被放到实践与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中加以把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除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外,正是得益于实践为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提供了深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对社会实践经验总结、提炼的结果。毛泽东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丰富和发展的。毛泽东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还强调,不经过大风大浪,不经过正反两方面的反复实践和比较,就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和发展的。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和挫折时期的经验后才形成的。我们党将改革开放中正确的经验,加以总结,加以分析,加以归纳提炼,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时代伟大实践为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既面临着挑战,也为我们党继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带来了机遇。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社会实践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三、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
关注现实、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有力增长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从来就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理论创新是否科学,关键就在于问题解决得是否正确。问题导向与实践导向从根本上是一致的,离开实践问题讲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就是无的放矢。毛泽东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看待问题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解决中国的重大问题。近代以来,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一盘散沙的局面,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着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科学系统地解答了在中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重大命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为我们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初步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在回答时代之问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将遇到这样那样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因此,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攻坚克难,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也没有止境,今后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规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
四、运用科学的创新机制
科学机制是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利器。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运用好科学方法论,才能更高效地实现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无疑地只是借用了宝贵的方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理论探索过程中,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创新机制。
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成果是在集体智慧的不断凝聚中作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具有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重要作用,既是领袖人物的贡献,也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如党的十五大提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智慧,既包括中央领导、党和国家各部门的集体智慧,也包含广大人民群众、理论工作者的集体智慧。理论创新的许多观点是领袖人物提出的,而实践创新、经验总结、人民首创等,都是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重要材料和源泉。比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谈及在广大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就指出:“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成果是在全党共识的不断形成和深化中确立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成果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经过中央全会的确认,以会议决议等重要文献的形式最终形成全党的共识。从理论创新的历史看,毛泽东思想是在党的七大上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以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为最权威的表述。这些重大理论成果,陆续载入党章和宪法,以制度化、法制化的形式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是一个不断总结提炼、不断系统化的过程。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成果积累到一定水平时,就需要对之进行系统梳理、整体分析、协同整合,使其更加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更好统一全党思想认识,我们党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围绕重大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成果编写相应的“学习读本”“学习纲要”“学习问答”等辅导读物,使这些最新成果逻辑体系更加完善全面,理论的表述系统更加简洁精确。
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成果是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丰富完善的。创新观点提出之后,不仅要经过逻辑的分析推敲,更要经受实践的持续反复检验。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开展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必须坚持的科学态度和核心原则。“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成果是根据实践需求和实践变化提出来的,还要以新的实践继续进行检验。要通过实践,获得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的认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从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来源:《党的文献》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