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日报】第二届"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上传时间:2023-12-25

中国日报10月22日电 10月19日,第二届'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来自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挪威、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土耳其、南非、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中国等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类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全球南方国家如何看中国式现代化、'一带一路'与人类共同现代化等主题展开对话研讨。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易主持。她对本次论坛召开表示祝贺,对国内外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王易表示,期望能同国内外的嘉宾一道,通过学术交流研讨,共同探讨'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聆听国内外朋友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看法与建议,为进一步丰富世界现代化理论贡献智慧。

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先后致辞。

杜鹏表示,'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广度的话题,也是新时代下中国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与成功离不开对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经验的借鉴。因此,中国人民大学非常珍惜同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交流探讨现代化发展经验的机会,希望能够通过学术交流,共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从而丰富人类现代化模式,为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贡献智慧和力量。杜鹏强调,当前,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大学坚持融通中外、开放包容,把面向世界、融通中外作为长远之计,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国际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重大国际学术交流论坛之一,旨在搭建国际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推动国际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为全球发展作出新的理论贡献。最后,他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度思考,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二是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各国共同绘就现代化新图景;三是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搭建对话平台,深化中国人民大学与世界各国大学智库的交流。

于涛代表中国外文局,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刚刚过去的两天,中国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本次'中国与世界的对话'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于涛就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分享了三点思考。一是加强文明对话,共同探索建立现代文明转型新方向。二是深化范式研究,共同推动重塑发展理论新格局。三是推动话语创新,共同推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新路径。于涛表示,中国外文局作为综合性国际传播机构,肩负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职责使命。近年来,中国外文局一直努力促进世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举办了一系列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联合研究和对话交流活动。长期以来,中国外文局与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合作、共建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实验室、国际文化交流和高端论坛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实现了一流高校资源与国际传播机构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期待与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和国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高端智库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打造更多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知识分享平台,汇聚更多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资源和力量,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培勇表示,本次论坛站在世界角度讨论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他分享了五个方面的观点: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第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其最基本的来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和新时代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已经为此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五,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背后,既有源于其他国家乃至全球现代化理论观点的启示和借鉴,同时隐含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