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参考消息 | 王义桅:小参考 大世界

上传时间:2021-09-10

说“小参考”,绝没有贬低《参考消息》的意思,是因为还有一个《大参考》——《参考资料》。前些年坐飞机,第一次看到大开版的小参考,惊呼“小参考,不小啊!”

在农村长大,普通话从收音机那里学的,文字是从《参考消息》那里学的。还没认字时,看到墙上许多标语,就很好奇,直到去公社玩,从办公室捡到一张旧的《参考消息》,才看到打到“四人帮”的报道,拿回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其实是不认识那些字的,只是根据墙上标语猜,意思大概也差不多?记不清那个时候是不是也有夹缝,可能没有广告什么的;如果有,肯定都是一字不落。很多的汉字从《参考消息》那里学的。《参考消息》成了我的启蒙老师。直到今天,看《参考消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还要不断启蒙。

言语随风飘逝,文字与世长存。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连绵不断,汉字功不可没。汉字是迄今唯一活着的非字母文字,据说特别适合人工智能时代开发左右脑。方块字有助于立体、平衡、辩证看世界,就像鲁迅题的《参考消息》四个字,更绝的是毛主席题写的《人民日报》,大大小小,左左右右,歪歪斜斜,动态十足,气势磅礴,再现日新月异的古老文明。

看《参考消息》,是文明的享受。感谢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传承文明,开拓视野,启迪民智。

初一下学期,父亲被平反,转到县城里读书,要看《参考消息》就去县图书馆。有时候,地上也能捡到人家包肉用过的旧《参考消息》,读起来就想象孔夫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意境。自此,看《参考消息》就不只是认字了,逐步了解外部的世界,很向往。那时候也最喜欢看《新闻联播》最后五分钟国际新闻。最终奠定了研究国际关系的人生理想。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大港的乙烯工程任助理工程师,在盐碱地啃着北方人的大饼,自学考上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就是受《参考消息》所转载的外部世界召唤。

记得在复旦读研时,南区宿舍的报刊栏,是我的最爱。端着饭盆儿看《参考消息》,是每天的必修课。下雨天看不太清,只能靠猜测阅读,视力颇受影响。还记得当时报道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奥格森伯格去世的消息,让我惆怅了好久——一个“文明中国”在美国学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政治中国”、“经济中国”。直到今天,美国政界、学界,更不必说媒界,把中国作为敌手打压,而非作为文明来欣赏,更让人感慨“中国是一种文明,而假装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另一位奥格森伯格同期的美国汉学家白鲁恂语)的意义。

入道国际关系研究以来,《参考消息》的意义又回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层面。就像汉字开发左右脑一样,《参考消息》给我展示大千世界、多元视角,否则,我们只能在固化的、熟悉的世界里强化无知与偏见。渴望了解外部世界,英语是最便捷的途径,所熟悉的都是一些英语世界报道的新闻,或者英语世界想让我们参考的消息——今天,有谁去看阿富汗塔利班网站呢?即便那里有英语页面啊。感谢《参考消息》,让我走出自己所能够接触到的狭隘的世界,进入大世界。特别喜欢读《参考消息》里刊载的西班牙文《起义报》、墨西哥《太阳报》文章,从名称上都有一种学习党史、革命史的神圣感。

读《参考消息》,发现世界的中国,中国的世界;读《参考消息》,看另一个世界,see the difference (CGTN广告语);读《参考消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当今世界,八成以上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参考消息》能够转载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发达世界的另一种声音,是国际政治的以人为本、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随后的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号召:“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我们要直面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重大现实问题,关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关爱贫困民众,让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希望。”

我在想,美国就缺少像这样的小参考啊,让老百姓看到一个多元的、立体的、真实的世界,看到一个多元、立体、真实的中国,否则,他们该不会选特朗普吧。

我与《参考消息》结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的缘,结下近代一百八十多年来睁眼看世界的缘,结下不忘初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缘。

入道研究国际关系以来,开始是单位订阅,后来是自己订阅,这样可在家里看《参考消息》。开启五千年文明醇香、大千世界智慧,获益的不止是我个人,而且是整个家人,尤其是孩子。很多外部世界的信息就是从那里获得的。有一次儿子问,“爸爸,还有一个叫斐济的国家。地图上没有找到啊!我们什么时候去那里吧。”地图上发现不了,就去真实的世界;地图上的小不点儿,真实世界的大情怀。果然,后来带儿子去了斐济,去了塞浦路斯,去了地图上都难发现的世界,把文字上的世界变成现实的世界,深刻改变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疫情前的庚子春节,刚要从斯里兰卡回国,就发现那里有疫情,口罩突然成了紧俏的奢侈品,头天还去用餐的中餐馆不能接待我们堂吃……这对儿子触动很大,回国写了首小诗《摘下口罩的日子》,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流传,还被巴勒斯坦儿童朗诵……13岁的他接受电视台采访,而我是31岁时第一次电视出镜的。

《参考消息》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见证了中国的进步。中国变大了,世界变小了。

近年来,开始从读者到作者转变,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参考消息》上,那种快乐无与伦比,比出现在任何其他报纸都要兴奋!因为那里有乡愁,有公社的味道,有逝去亲人的记忆……开始是《联合早报》,近年是《南华早报》的转载,之前往往会被省略掉,因为只转载一些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文章,比如郑永年的。现在主动约写评论,尽管不常见,但正如春节一般的宝贵。每发一篇,多年未联系的朋友都会发来祝福,拉近了人情,而非世故。很多对中国军事装备的了解,是读《参考消息》平可夫文章,起初以为是苏联元帅的作品。近年来,科技的未来,世界的遭遇,《参考消息》尽收眼底,让我们看世界,看未来,看生活的苦难……

《参考消息》助我以小见大,从今天看明天,方寸之间见大千世界;还从后天看明天,满怀憧憬,回到未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参考消息》是我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参考消息》,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只能看到立足之地和自己的影子。

如今,互联网时代了,还看《参考消息》吗?许多同学问我。我反问道,“博物馆为何还要收藏山水画呢?自然界一直在呀,直接看自然界不就行了吗?!”读报,尤其是《参考消息》,关键是标题和编排,匠心、爱心、仁心,全在其中,阅读的是鲜活智慧,而不是字节跳动。不看纸质版《参考消息》,就只能看到一片片乐高,无法窥豹积木的世界。时空上、思维上的突破,只有日看而不自觉,才能体悟其奥妙。

小参考,大世界。大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小参考,是以小见大的小,是小我的小,是成就大我的小,是我将无我的小。

灵感来自五千年文明,激情来自万里河山。《参考消息》在方寸之间,给我们赓续五千年文脉和天下情怀。每天打开《参考消息》,就像张开臂膀拥抱生活,打开的何止是一扇扇小窗口,看更大的世界,打开的是希望之门,让我们走出狭隘与单调,回归多元与理性,体悟人类命运的酸甜与苦辣,光荣与梦想……

来源:《参考消息》2021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