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 欧阳奇: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
上传时间:2023-06-1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作为首要内容进行了阐释。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再次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重视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如何夯实大国粮食安全根基的经验总结,也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指明了根本方向。在推动产量产能、数量质量、生产生态多层面、立体化的有机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依靠自身力量,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端稳、端好、端牢中国饭碗。
1.在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中端稳饭碗
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的前提条件。“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吃饭问题无论对个人生存发展还是对执政党治国理政而言,都是头等大事。一个国家的粮食产量多少,不仅是反映农业发展水平的经济数据,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关乎发展安全的战略问题。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而言,全球每年粮食贸易量只相当于我国粮食需求量的一半、大米贸易量仅相当于我国大米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因此,立足点始终放在本国农业之上,饭碗里主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这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维护。“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有真正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把握强国复兴的主动权。我国具有农耕文明的悠久积淀,在粮食上有自力更生的良好底蕴,然而,耕地只有那么多、人均资源不足,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矛盾还较为突出,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将产量产能一起抓好。产量是粮食的实际生产数量,产能是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产能是产量的支撑,产量未必是产能的完全释放。毕竟粮食少了,是问题,会影响人们温饱;粮食多了,也是问题,将造成财政压力。虽然两种问题性质不一样,但是“谷贱伤农”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因而抓好产量的同时,也要把握产能,促成产能对产量的有力支撑甚至科学调适。
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就是要使粮食产得出、供得上。具体说来,首先,要掌握根本,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古语云:“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才能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护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保耕地,既要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致力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又要加强用途管制,确保良田粮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对违规行为“零容忍”,还要规范占补平衡,对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工业化、城镇化占用耕地要严格依规采取补救措施,谨防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有害行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大、气候条件复杂,对种子的适应度和多样化有着更高要求,种子有如农业“芯片”,要全力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次,要挖掘潜力,利用科技和规模赋能。提高粮食单产的出路在于用科技为农业插上翅膀,打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一家一户式的种植有“小而全”的特点,适度规模化经营有“大而能”的特征,要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发挥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在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中的优势。最后,要压实责任,发挥政策和制度的引领规范作用。中央和地方要共同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真正做到党政同责,落实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确保市民“米袋子”充足和确保农民的“钱袋子”富足同样重要,加大粮食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进实物储备与产能储备相结合,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齐头并进,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中增强粮食供应的韧性稳定性。
2.在坚持数量质量一起抓中端好饭碗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既要有保障口粮充裕的能力,也要有保证营养充分的能力。就中国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日三餐中直接体现为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对食物的结构和品质有着更为多样的需求。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世界贸易更加便利的今天,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可能阻挡国际粮食市场的冲击,也不可能关起门来防止民众基本需求的外溢,因而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粮食生产必须与时俱进增加自身竞争力,才能防止国民吃饭问题受制于人,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数量质量一起抓,就是要使民众吃得饱、吃得好。始终端好中国饭碗,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一要变革理念,树立大食物观。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因而要拓展食物资源视野、拓广粮食开发路径,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要美味,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二要因地制宜,优化生产结构。秉承大食物观就意味着要践行大农业观,及时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结合各自地理资源和禀赋条件,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在提升现代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各区域生产布局中全面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的有效供给。三要深化管理,抓好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端好饭碗的起码要求,而食物质量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完善统一权威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健全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夯实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制度。四要打造品牌,满足多元需求。坚持以质量兴农,走出优质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农产品不能止步于在田间地头、马路旁边散卖的落后状态,而要重视产销结合,兼顾营养和偏好,力保多产又优质,拓展食物生产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使农产品销售朝着组织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提升,不断提高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甚至国际竞争力,从而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全面转变。
3.在坚持生产生态一起抓中端牢饭碗
坚持生产生态一起抓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的基本保障。我国以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5%的粮食,养活占世界近20%的人口,创造出人类奇迹,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也承受着生态保护的巨大压力。同时,“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人类永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相辅相成,促进生产和保护环境就相得益彰。正因为农业生产既受到气候环境的极大影响,又容易对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在粮食生产中要算经济账、眼前账,也要算生态账、长远账,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坚持生产生态一起抓,就是要使粮仓无虞、环境无忧。端牢饭碗,要注重“三个结合”:注重促进生产与防治污染相结合。遵循“靠天吃饭”的产业底色、发挥“靠人吃饭”的能动效应,有利于持久端牢饭碗。肥沃的土壤是农产品顺利生长的载体和母体,良好的环境是农产品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既要向已有耕地资源要粮食、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合理拓展农业生产的空间和领域,也要防止围湖造田、围海造地、过度养殖、过度放牧等罔顾资源环境的现象,还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也就是说,在全力推动粮食增产增收中,要拿出保护眼睛的自觉、珍爱生命的坚毅来守护好生态环境,积极防范开发过度、资源透支、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污染扩大等问题,坚决杜绝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的错误做法,牢牢守住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用休耕轮作补贴政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环境污染定罪量刑标准为增产提绿保驾护航。注重增产与减损相结合。守好“有形粮田”和“无形良田”,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内在要求、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有力举措。中国“每年损失浪费的食物超过22.7%,约9200亿斤,若能挽回一半的损失,就够1.9亿人吃一年”,减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最直接的增产,要防止食物采收、储运、加工、销售、消费各环节的“跑冒滴漏”。要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和谨防“舌尖上的浪费”方面同时发力,坚持“光盘行动”、提倡健康饮食、树立节俭风尚、提升文明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来自觉推动粮食增产减损、共同维护生态环境。注重以我为主与适当进口相结合。强调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并不意味着对于民众的所有食物需求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满足,也不意味着不需要发挥国际贸易市场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作用。在贯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根本方针下,适度利用国外资源、适当进口某些食物,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并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也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对独立自主原则的始终坚持、对自力更生精神的科学弘扬中,我国必将加快构建出一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来源:《光明日报》2023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