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开设情况
上传时间:2018-12-10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国人民大学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的基础上,于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面向全校本硕博学生开设了两门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
一、研究生课程开设情况
1.课程名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课程性质:硕博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14条基本方略为根本遵循,进行专题讲授。
3.专题名称与授课教师: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名教授进行8次专题讲授。
讲次 | 专题名称 | 授课教师 |
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与主要内容 | 王向明 |
2 |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宋学勤 |
3 | 人民立场与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与主要矛盾 | 秦宣 |
4 |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杨德山 |
5 | “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 | 陶文昭 |
6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张云飞 |
7 |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郑吉伟 |
8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 刘建军 |
4.学分设置及选修情况:36学时,计2学分。本学期硕博研究生选修人数为176人,但每次课程均吸引众多旁听生,500人规模阶梯教室堂堂爆满,旁听生包括在我校进修的访问学者、博士后及部分外校学生。
二、本科生课程开设情况
1.课程名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课程性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本课程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开设。
3.课程形式:依托“名家领读经典”形式,设置五个教学环节。一是专题授课。每门课程安排6次专题授课,每次2-3学时,由授课教师围绕课程主题领读1部经典著作(篇目),结合研究专长和热点难点进行讲授。二是小组研读。每门课程安排4次小组研读,每次2学时,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分组研读授课教师领读的经典著作(篇目),深化理解。三是实践教学。每门课程安排4学时实践教学,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围绕课程主题,在北京市开展社会调查、劳动体验、志愿服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四是答辩展示。每门课程安排4学时答辩展示,由课程联系人和班主任指导学生撰写结课论文,组织公开答辩,总结学习成果。五是汇报宣传。以展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为导向,遴选结课论文,择优发表。
4.专题名称与授课教师: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6名教授进行6次专题讲授。
讲次 | 专题名称 | 授课教师 |
1 |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中国人民大学杨凤城 |
2 | 为人民服务:从马克思到习近平 | 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 |
3 | 未来十年的中美关系 | 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 |
4 |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艺术创作观 | 中国传媒大学彭文祥 |
5 | 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初心——学习“为人民服务” | 中国人民大学王向明 |
6 | 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方面的重要论述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王灿发 |
5.学分设置及选修情况:36学时,计2学分。因实践教学要求,本学期本科生限制选修人数为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