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郝立新、王向明、王义桅研究员受邀做客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

上传时间:2023-06-28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儿女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屏幕截图 2023-06-27 173511.png  
1687858448095.jpg  
屏幕截图 2023-06-27 173133.png  

6月18日——6月27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在江苏卫视等全国各省级卫视播出,各重点视听网站同步推出。该节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既追本溯源,深度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流变,更借古开今,深入阐释“第二个结合”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在精准阐述理论的同时,创新呈现方式,融入诗词歌赋、书法篆刻、戏曲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给人以文化的熏陶和美的享受,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

节目共10集,分别为《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郝立新、王向明、王义桅研究员受邀参与节目录制。


第四集 《革故鼎新》

“革故鼎新”一词源于《周易》。“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和“鼎”是《周易》中相邻的两个卦,互相颠倒又紧密联系。所谓“革故鼎新”,就是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后来,词义延伸为通过破旧立新,推动事物健康成长和社会有序发展。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鼎”字第一次有了“更新”的含义。

自古以来,“革故鼎新”都被视为理政的头等大事。王向明以商鞅变法为例,将“革故鼎新”概括为一种永不停滞的进取姿态,在变中求新,在新中继续求进。“革故鼎新”的思想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在科技领域引领人们不断探索未知。十六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中国占了173项。

中国历史的轨迹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陡转直下,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带领中国人民走过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国诞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王向明指出,“革故鼎新”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人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变革落后的社会制度开辟了道路。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第六集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出自北宋大儒张载所写的《正蒙》,书中写道“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但这里说的“天人合一”,主要是探讨个人如何通过修为达到一种至高境界。但是“天人合一”这个理念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先贤们在这之前就有过很多的阐述。围绕“天人合一”的阐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周易》这本书主要论述的是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而人要依据这个规律,来为自己的行为确立准则,“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的时候,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有了美丽蝶变。

郝立新表示,我们有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又有制度力量的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构筑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作为我国环境监管模式的重大改革,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让最严格的环保法“长出牙齿”;像河长制、湖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环保税等体制机制创新日益完善。


第七集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象传》。《易经》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它把这些关系归纳成六十四卦,其中第一卦就叫“乾”。几百年后,后人对“乾卦”的爻辞进行解读时,第一次出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传是孔子所作。这是“自强不息”一词的由来。

王向明解释道,“天行健”说的是天之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不会停止。“自强不息”是用天道来比喻人道,认为君子也应效法天道的刚健品格,发奋拼搏,积极进取,永不懈怠。王向明认为,对于一个个体而言,“自强不息”指的就是追求强大的主观意愿和行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由弱到强,由强到更强,就需要我们全民族有追求强大的主观意志和行为。个人自强也好,国家自强也好,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努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做好自己的事情。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永远前行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尤其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加强烈。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王向明介绍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品格与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荟萃交融,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4月28日那一天英勇就义。他在绞刑架下,发表了最后的演说,他说:“你们可以绞死我李大钊,但你们绝绞不死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我相信未来之中国,必是赤旗之世界。”1949年10月1日,李大钊先生的理想预言成真,北京天安门广场风展红旗如画。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正是表现出了中华民族这种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战愈勇的顽强生命力。


第八集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坤卦·象传》。相传孔子从《易经》的第二卦坤卦中,悟出了“厚德载物”的道理,写下《周易·坤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坤”象征大地,意为大地富含柔顺、宽厚的品格,能够承载万物、滋养一切,而作为有为的君子则应努力学习大地的这种品格,以养成宽厚待人、海纳百川的气度与品性。

郝立新认为,“厚德载物”从思维方式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作为思想起点,以敬法自然的价值选择,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内在关联与统一,这是理解“厚德载物”观念的前提。“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价值。

郝立新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5000余年的绵延不绝而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海纳百川的非凡气度和求同存异的交往理念。由于持续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中华文化才更为丰富多彩,更为生机勃勃,更为辉煌灿烂。


第九集 《讲信修睦》

“讲信修睦”最早出自于《礼记·礼运》篇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意思是,让全天下都能为人们的共同利益服务,选拔德行高尚的人,推举能力出众的人。人与人之间讲求诚信,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王义桅解读道,“讲信修睦”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诚信、和睦,核心含义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什么是理想社会的初步描绘,同时也是对如何构建理想社会这一问题的历史回答。从季布的“一诺千金”到郭伋的“言出必行”,这些千古流传的故事都体现了“讲信修睦”的理念。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汲取党的百年奋斗经验,在对外工作当中提出一系列理论并在实践中运用、发展。

王义桅列举了许多有关“讲信修睦,合作共赢”的经典案例。他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的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东非现在有了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中欧班列成为保障全球物流稳定畅通的重要“生命线”。中国主持设立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各国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这些都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效实践。王义桅还补充道,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都是这些合作机制能够取得诸多务实成果的重要基础,也是与“讲信修睦”的理念相契合。


第十集 《亲仁善邻》

《亲仁善邻》“亲仁善邻”最早出自《左传·隐公六年》所记载的史事。故事中,陈国的执政大臣五父认为“亲仁善邻”是立国的法宝,劝谏陈桓公与郑国休战。尽管五父的劝谏没有奏效,但“亲仁善邻”一词流传了下来,在以后的典籍当中被多次引用,被奉为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处世之道。

在王义桅看来,“亲仁”和“善邻”相互呼应、相互补充,“亲仁”是建立“善邻”关系的基础,“善邻”则是对“亲仁”理念的具体实践。可以说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睦邻智慧与处世之道,也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之一。王义桅还举例,比如说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古代“亲仁善邻”的生动写照,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千古佳话。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首次提出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王义桅表示,提出并倡导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就是这一时期新中国“亲仁善邻”理念的生动体现。

(以上按照节目播出顺序排列)


来源:荔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