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阐释】臧峰宇 等: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使命和议程
上传时间:2023-12-25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成果。林晨、杨成对本文写作亦有贡献。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教授给予了多方面指导,特此致谢。
摘要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复制,更不是对西方现代观念体系的迁移,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探索,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取得百年探索的成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学术使命,秉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关键词
现代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时代使命;议程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为我们回应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人类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知识体系基于一定的逻辑归纳整合认知经验而成,反映对其具有决定作用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以及现实条件。知识体系既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历史的规律认知的反映,也是对这些规律的总结和改变世界的实践归纳。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上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自成体系的研究范式,包括一套自主的概念和规律,以及基于概念、规律和不同范畴之间逻辑关系梳理形成的理论分析体系,是理性建构的结果。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复制,更不是对西方现代观念体系的迁移,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探索,是孕育于中华文明基质且受益于人类知识体系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刻彰显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意义。
一
现代知识体系建构和演进的两大逻辑路径
在追求普遍真理中形成的西方知识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知识形态:古希腊时期是西方知识体系的萌芽阶段,“三艺”(修辞学、文法、论辩术)和 “四科”(算术、几何、音乐理论、天文学)即 “七艺”构成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亚里士多德的 “形式逻辑”和 “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成为知识体系的主体内容。中世纪是西方知识体系的完善阶段,1599年颁布实施的 《耶稣会官方教育计划》,充实了教学体系、学科分类、知识内容等,标志着西方知识体系初步定型。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知识体系的转折阶段,人文主义者把人和自然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自然科学家在实验中形成了归纳逻辑,从方法论上改变了古代以演绎逻辑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从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知识论交锋,到康德的 “哥白尼式的革命”,再到黑格尔以理性主义构筑的知识体系,蕴含着把逻辑工具作为架构西方知识体系的经验传统。
(一)西方现代知识体系演进历程概观
西方知识体系演进历程表现为一种对普遍必然性的追求。从历史上看,它呈现了由传统形式逻辑向现代科学逻辑的发展脉络,是研究者基于不同国情、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建构的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知识体系。从内容上看,它伴随着对知识真理性的追问和挑战,对逻辑分析方法的分析和运用,对外在世界和主体发展的认知,但它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人类价值的探究, “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可以说,脱胎于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近代知识生产,世俗世界的展开、经验知识的积累、专业研究的分化孕育了西方现代知识体系,其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启蒙运动开启欧洲知识体系的创建。伴随着中世纪历史落下帷幕,近代社会的曙光最先在欧洲出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思想家创建了最初的近代知识体系。他们一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是从形而上学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方面坚决捍卫形而上学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奠基性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按照人的理解能力,将知识分为与记忆对应的历史、与想象对应的诗歌、与理智对应的哲学。在培根看来,知识生产的最大意义在于,通过因果关系构建起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权力支配关系。培根以 “知识就是力量”否定了上帝作为人类知识的原因,从而宣告人是知识生产的主体和目的。英国启蒙思想家斯密、休谟等探究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和法律秩序,促进了关于人的科学的历史研究。
后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以 “我思故我在”明确了人类理性在知识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笛卡尔认为,人类理性不仅是知识生产的原因和动力,而且还有能力将形而上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整合为一棵庞大的 “知识之树”。笛卡尔认为,人类知识犹如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树枝是医学、机械学和伦理学。在诸具体科学之中,道德科学是最高贵和最完全的知识,体现了人类的最高智慧。意大利思想家维科将科学知识分为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他根据 “创造与认识的同一性”原理指出,历史科学才是真正属于人的科学知识。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看来,科学知识是关于人的知识这一理念得到更全面、更系统的贯彻,资产阶级思想家倡导理性、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对科学、艺术、手工业等领域出现的新兴现象予以充分关注,确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本概念。
德国知识界对于科学的理解有更广泛的含义,形成了涵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系统知识。康德创建的批判哲学被视为与自然科学有着同样精确方法的学科,认为唯有 “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构成科学知识,自然哲学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费希特把哲学称为 “知识学”,旨在建立一个以哲学为基础包括其他学科知识在内的科学体系。作为知识体系集大成者的黑格尔,以辩证法形式,建立了规模庞大、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实现了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理想。他们对西方知识体系进行了集大成的概括和总结,代表着当时精神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促进了西方知识体系的发展。
二是自由共和理想推动美国知识体系的革新。19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在欧洲衰退与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从英国转向美国。与之相适应,美国的社会精英们在来源于欧洲历史文化背景的知识体系中注入了自由共和理想。伴随着1620年 “五月花”号船登陆美洲大陆,清教徒的 “千年王国”信仰就在缔造美国政治实践中逐渐成为现实。大片未开垦的美洲西部大陆和南方蓄奴州发达的种植园经济让美国的社会精英们相信,美国可以跳出欧洲现代化过程中普遍的经济危机和阶级冲突困境,或至少在一种受到最小干扰的基础上,走出一条通往自由的政治经济道路。
从新英格兰的开辟、英属北美13块殖民地的建立到独立战争爆发,一个由统一的宪法确立的联邦制共和国走在了现代国家的前沿。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等联邦党人自觉将经杰斐逊、潘恩改造的苏格兰启蒙精神,具体化为体现进步观念和乐观主义的政治经济秩序。与欧洲不同,美国的社会精英们参照自然科学建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他们强调现代社会发展主要是空间上的扩大而非时间上的延续,以此将欧洲文明对美国社会的历史影响降至最小。
为了与美国的共和政治和自由市场主张相契合,美国学者革新了传统的欧洲知识体系,发展出自由主义经济学、共和主义政治学和实用主义社会学三足鼎立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美国知识体系革新将经验主义前提、实证主义方法、技术主义思路和现实主义效用融为一体,一种科学本身即是目的的科学主义知识范式由此得以确立。科学主义的知识生产方式强调,只有自然科学研究范式才能提供确定的知识,从而拥有预测未来和治理社会的能力。在这种本质上是自然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图景中,知识开始实现实证化、技术化和工具化转向。
这种实证化、技术化和工具化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于 “解释世界”,进而停留于对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合理化解释。霍布斯、洛克、卢梭、斯密、孔德、黑格尔以来的思想家都在思考和研究当时社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但并未触及 “改变世界”的根本问题,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甚而沦为绝对主义的抽象范畴,窒息了知识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 “改变世界”的知识体系变革
诞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丽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解放的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 “改变世界”,将人类解放作为 “新世界观”的总问题,为建构人类知识体系确定了新坐标。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既有的解释世界的资产阶级知识体系转换为改变世界的无产阶级知识体系,将基于地方经验的知识体系转换为实现人类解放的世界知识体系,得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现实和时代要求的规律性结论,呈现了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现代知识体系,是人类知识体系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转变,在推进人类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深化。知识体系的变革开始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区别于其他知识体系的显著特征。无论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法国 “百科全书派”,还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家,都运用经验知识解释自然界与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并非按照理论预设来创造现代知识体系,而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在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现实问题的进程中,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以 “改变世界”为核心,遵循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把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狭隘西方知识体系,转变为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导向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从人的 “类存在”出发,走向历史的深处,这个深处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在现实的活动中创造的社会总体,为建构现代知识体系提供了新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探究时代的新课题,回应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的共同关切,建构的知识体系饱含着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
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解决了 “为什么人”的问题,引导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人的解放是贯穿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的思想母题,人的存在不是西方知识观视阈中的抽象孤立的原子化存在,而是感性的对象性存在,是 “现实的个人”的个性与 “自由人联合体”的 “共在”。人的本质不是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世界历史的总体性视角看,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本依据,把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这一知识体系之所以可能,在于顺应世界历史规律,拓展 “类存在”的广度和宽度;在于从人类命运与共的历史视野,把握 “类存在”的深度和厚度,把地方知识体系变革为普遍知识体系。人类的幸福不单纯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科学技术越发展,知识体系就越重要。马克思主义通过科学回答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未来理想社会实现的条件和进程等基本问题,促进了人类知识体系的变革。
基于新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我们仅仅知道唯一的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在这里是一个总体性范畴,是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只有建立在新世界观基础上的 “历史”的知识体系,才是科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着眼于现实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历史活动,解决共时态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世界统一性问题,解决历时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统一性问题,从而科学把握了世界的整体性,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指出: “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将是一门科学。”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没有停留于纯粹思辨演绎,没有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现实的揭露及道义谴责,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现实批判性。这种知识体系捍卫了无产阶级的利益,阐发了穿越时空、照亮古今的原理,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代言的科学知识体系。
诞生于一个半世纪之前的马克思主义迄今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不仅致力于科学 “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 “改变世界”,呈现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指引着社会进步方向。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对人类发展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近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
二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百年探索的实践与成就
中国是一个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文明古国,近代以来遭遇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唤起了中国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求 “救亡图存”之策的艰辛求索。伴随这种艰辛求索的正是中国现代知识观念的萌发。这种新观念的萌发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西学影响的印记,以西学的知识框架反观中国古代思想史,即有将中国古代的学问中能以西学概念规定的知识加以重新理解的尝试。这种尝试固然将中国思想纳入现代知识体系,但也强化了以西学来区分一种思想是不是现代知识的标准。在这样的尝试中,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走过了最初历程。
(一)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最初历程
从寄希望于 “器物”的革新派代表林则徐、魏源,主张 “中体西用”的洋务派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到寄希望于维新变法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再到寄希望于 “德先生”和 “赛先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都在社会形态变迁中探求文化主体的重建。在早期探索中,西方知识体系被译介到中国,与文化保守主义并存的是,不乏中国知识分子采取 “拿来主义”的态度,广泛引进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反观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知识体系遭遇困顿,近代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未能形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马寅初、费孝通等名师大家,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为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在中国具体化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的解放事业作出科学分析,对东方国家的民族矛盾危机和深重苦难表现出极大关注,为人们分析和把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提供了科学指导。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西方知识体系难以解答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选择问题,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社会思潮也无法提供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方案,马克思主义释放了其真理性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高度契合,使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标定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起点。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确立中国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品格。毛泽东倡导 “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他撰写的 《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名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的很多调查研究文本对我国社会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他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在此过程中,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指导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 “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逐渐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结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形成了一条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探索建构符合民族文化、理论观念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基础。1956年,党中央发出 “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毛泽东提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在高校设立相应专业,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学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自主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人们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时代强音。学界在思想史和现实的双重境遇中重新开显知识演进的逻辑,扎根于对中国的国情、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将科学和教育提升至战略高度,强调 “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伴随道路探索的实践自觉,学界开始建构中国自主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规范,初步建立了 “在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可以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中国道路的实践探索密切相关。立足于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自觉体现我国的文化创造力、民族凝聚力。
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研究现实问题,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激发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活力,实际促进了现代中国知识体系的形塑,使体现民族性的中国学术彰显科学性和时代性。2004年3月,《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发布,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界深刻总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知识进展的图景,反思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经验与现代学术思想的成就,在立足时代的中国语境中阐发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主张,不断深化对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个时代的知识体系总是随着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核心的内容,在回应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系统建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南。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一融汇科学概念体系、完整理论框架和创新话语体系构成的理论体系,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遵循。
在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学界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取得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宣传阐释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面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大学术和文化工程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走出去”步伐加快,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有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初步形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经世致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变革不断取得成功。历史证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在创新生产方式、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实践中,我们走出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自主知识体系。聚焦实践中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丰富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了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构建 “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深刻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思想空间。”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也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原初动力。2022年4月,《国家 “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发布,强调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在博采众长中形成中国学术的大视野、大格局,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整体推进、协同发展,成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支撑因素。
三
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议程和方法论原则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这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今天,以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植根中国的学术体系和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彰显中华民族在创造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思想伟力,应当成为我们时代应有的学术自觉。
(一)“三大体系”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习近平强调:“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具有时代特征,是特定文明阶段的理论形态。古代知识体系、近代知识体系和现代知识体系都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才最终形成。现代知识生产和发展进入新时期,专业化、精细化和科学化要求越来越严格,学科门类也越来越丰富。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理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以更长的历史距离、更宽的历史视阈厘清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以世界历史视野和胸怀天下的情怀把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将发现时代矛盾、分析时代症结、解决时代问题作为学术使命,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知性支撑。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目标,以协同发展为支撑。习近平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知识逐渐增多,是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不断丰富而具有逻辑体系的过程。自主知识体系由学科、学术、话语来体现,哲学社会科学总体的知识体系由诸多门类的知识体系构成。人类知识的获得、生产和发展将整体社会生活世界分解为诸多的认识单元,这些个别的知识和不同领域的认识成果又集结成知识体系,进而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同的知识体系,具有不同的概念范畴、思想观念、理论框架、话语逻辑,知识体系不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就不同。今天,我们要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协同发展。
从学科体系角度看,根据某一领域专业化、体系化的认识,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学科集合构成学科体系。一门学科能够获得独立性、自主性和专业性,根本原因在于其自成一体的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建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布局,要按照突出优势、拓 展 领 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总体要求,建构健全合理的学科体系。今天,新的知识集成已经超越了传统学科的范畴。前沿学科的出现、交叉学科的形成、“绝学”和冷门学科的传承、过时学科的消失等,昭示了新的知识领域不断涌现,新的知识体系不断形成。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变化决定了新的学科形成和变化。进一步发展学科体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完善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注重优势学科的带动作用,激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突破作用,保障冷门学科的传承作用。
从学术体系角度看,学科体系的研究领域和知识类型决定了学术组织机构、评价体系、学术共同体的形成等众多因素结合而成的学术体系。学术体系的研究范式、在学术研究中形成的共识、在学术评价中建立的规范,都将推动知识体系更新和扩展。学术研究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要用学理道理哲理讲好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推进学术理论体系、学术研究组织体系、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学术评价考核体系的发展。缺乏理论创新,缺乏原创性和主体性的学术,哲学社会科学就会 “肌无力”。每一个新思想的提出、每一个新理念的建构、每一条新规律的发现、每一种新学说的产生、每一个新道理的阐释、每一个新方法的提供,都会更加夯实知识体系的自主基础。
从话语体系角度看,话语体系集中体现为相应学科的学术概念、范畴、理论、逻辑框架、研究方法等。只有知识体系才能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逻辑化为统一的理论体系。恩格斯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 “全过程人民民主”“两山论”“美好生活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话语,推进了中国话语创新。今天,进一步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提炼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推动政治话语学理化、学术话语大众化、中国话语国际化。
知识体系的形态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样式,没有知识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其内部体系只能是形式的、松散的和无序的。知识体系是教材体系建设的逻辑根据。没有完善的教材体系,学科体系发展就没有后劲。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 “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培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要有精品教材。精品教材不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而且能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知识体系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规定教材体系。就形式来说,知识体系决定了学科门类体系,而学科门类体系决定了相应的教材体系。就内容来说,知识体系体现的价值立场、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基本原则、概念范畴、逻辑推理、基本结论等都以知识原理的方式准确体现在教材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鲜明特色。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立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底色,价值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航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立场体现鲜明的人民性。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建设,我们的事业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一次又一次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应有的基本观念。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聚焦人民群众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的重大难题,自觉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马克思主义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 “魂脉”,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在深入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的伟大历史实践,回应重大现实问题,突破西方理论的解释框架而形成的,体现了理论面向实践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理论自我创新的过程。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包含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和治国理政智慧,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观念来源,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遇外族铁蹄的践踏,有识之士尝试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研究我国社会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思想的指导,早期知识分子的救亡图存之道以及对知识体系的建构存在着诸多局限。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改变了这种境况,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进入崭新的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实现观念创新和实践转化,彰显了民族精神,使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的社会心理、文化取向和主流价值追求。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种生成着的文化创造,打开了让我们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的创新空间,彰显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塑造的文化自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既往、借鉴外来,在现代化探索中发挥作用于现实的经济与政治,实现了独特的思想创造,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 “根脉”。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深沉的文化自信,呈现了解析现代性问题的中华民族的主体之思。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一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坚持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不动摇,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华文化立场,融通古今中外学术思想资源,思考新时代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学术自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答案。
第一,深入研究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总问题及其涵盖的元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要解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元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总问题不同层面、不同向度和不同方式的理解、思考与理论回应,需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成就,具体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根本成就、历史贡献和世界意义,从根本上探究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元问题的回答,进而深刻阐释 “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有饱满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体现为实践的前提性思考,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都是经过人们充分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而切实把握的。马克思指出: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理论研究必须回答时代问题,问题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使理论创新体现时代印记。回应时代需要,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方能激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生动力。这就要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体现时代精神的学术命题、学术理论、学术思想及学术方法。
第二,深入研究时代发展进程中亟待解析的现实问题。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基于我们时代伟大的社会变革,体现了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论创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不断解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问题、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程,其中实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创造。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理论创新的生长点始于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没有止境,与实践创新互动的理论创新因而也没有止境。今天,实践创新给理论研究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要深刻回答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揭示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和大趋势,通过对矛盾和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来改变世界。
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创新,要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须知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只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出来。体现时代创新的学术研究必然要深入阐释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成为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体现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就要在概括实践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提出富有学理深度的创新理论,呈现中国学术研究的特色和优势。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自然科学领域 “卡脖子”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有理说不出”的话语问题。这就要提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研究议题,在总结中国实践经验的同时,为解决世界性学术难题提供中国主张。
第三,及时破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问题。目前,学科体系尚未充分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学科结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学科综合性不足。存在专业理论知识之间的壁垒,学科领域隔行如隔山,成为阻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瓶颈。新旧学科专业知识更新调整不及时,专业人才和后备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不够适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要不够适应。话语体系国际影响力不强,在国际交流中尚未实现平等对话。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参与权、主导权还不够充分,从而造成国际学界对中国话语体系重视不够、理解不深、接受和认可度不高。学术自主创新成果不够充分,借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生硬解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情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术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 “破五唯”的举措虽已得到有效推广,但完善评价机制的建构性主张仍显不足。
解决上述问题,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需要,使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有机协同,建立学科联动、协同交叉平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设置,组织有逻辑的学科链,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新学科战略布局。使各学科立足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中国智慧,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自我深化和持续创新中成为时代的先导。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与评价机制,坚持 “五育并举”,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完善评价机制,厚植群贤毕至、竞相进步、人才辈出的土壤。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 “四有”标准,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学生们为学、为事、为人的模范。需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引导国外学术界研究中国问题,增强与我国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以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呈现与我国综合国力相称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和学术话语,在创新中充分彰显中国学术研究的自信力。
第四,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思想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特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这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因而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阐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逻辑和组成要素。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因而,必须深刻阐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熟练掌握 “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启动 《中国文明史》和 《世界文明史》新编,开展 《文明和谐论》和 《文明冲突终结论》研究,就是其中一项基础性探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是一个系统而专业的有机整体,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具有系统思维,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现代知识基础。
为此,必须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形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文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深入。在推动学科发展的探索中,中国人民大学以 “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会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为核心,形成了 “独树一帜”的学科布局。要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为高质量学术发展搭建坚实平台。经过长期的知识迭代和积累,科研跨界合作常态化,形成以 “哲学+”为代表的研究样态。今天,只有重新揭示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完整呈现思想与理论的现实语境,才能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奠定深厚而坚实的实践基础。要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合作与对话,让国际学界更好了解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 ‘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 ‘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 ‘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为此,要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合作、交流与对话中增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认同。
第五,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独树一帜”的标志性成果。自主知识体系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理论水平和能力,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的知识世界大为拓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推进。为此,结合有组织的科研和自由探索,呈现能够矗立在新时代中国思想史上的精品力作,推出 “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标志性学术成果。借鉴面向未来的理论资源,彰显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的文化积淀,彰显中国思想的历史底蕴,彰显中国发展的前进定力。
增强标志性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必须加强合作研究和学术推广。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倡议成立哲学、法学、工商管理等多学科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学科联盟,联合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举办自主的中国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展示中国顶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向全球展现中国的知识创造和理论贡献。今天,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指向和逻辑结构,也要深入研究如何将自成一体独具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同其他文明开展对话、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三)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原则
首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领悟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哲学内涵与实践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十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思想整体,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揭示了对时代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价值遵循。
习近平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认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豪,是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动力源。这种自信源自对中国传统仁义理念、中性思维、大同境界的创新性发展,是复兴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精神明证。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要深刻总结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意义,深刻归纳马克思主义文本译介与传播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的话语资源,深刻阐述和进一步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标识性概念。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凝结中华民族在走向伟大复兴征途中对时代问题的理性沉思,反映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民族自我意识,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确立自觉而博识的知性基础。
其次,以中国和时代问题为观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兼具中国立场和世界视野,既立足中国,又借鉴国外;既挖掘历史,又把握当代;既关怀人类,又面向未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在观照中国与时代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努力探索人类前途的时代课题。在直面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强化问题导向、加强理论创新,不断推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和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一百余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完成了西方几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解中国的现实问题,要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时代问题。今天,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问题亟须理论解析和回答。正如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发现新问题、筛选重要问题、研究重大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知识体系的理论形式总结历史经验,回答好时代之题。
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为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与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学术智慧,并使之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和实际掌握。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研究导向,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使在治学中阐明的道理走进群众的心中。本于思,造于道,呈现我们时代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学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中国学术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特征。这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根本问题,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研究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立足点之所在。
以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研究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将自己的学术探索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坚持为人民做学问,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为祖国和人民立言,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大学问。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现代文明程度,确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使人们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打造为国际学界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鲜明特征。坚持洋为中用、融通创新,面对现代知识结构的重大变化,深刻洞察时代问题,融汇古今中外哲学思想资源而实现综合创新。既要保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也要汲取现代科学理性精神,在深化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使体现原创性和生命力的中国学术思想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持续不竭的思想资源,充分发挥中国学术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独特作用。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将大有作为。今天,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秉持时代精神,研究解决事关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提出解析中国问题有效的学术范畴和命题,展现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以精深的学术研究呈现思想中的时代,彰显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时代观、新文明观和新价值观,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承担的时代使命,也是我们应有的学术己任与思想追求。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沈江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王 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王 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