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明、成山:《从党史中汲取攻坚克难智慧力量》,《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传时间:2020-06-30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99年艰苦奋斗创造出的重要历史经验,为我们提供无尽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面对深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加需要加强党史学习,深入思考,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走向未来。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从党史中学习先辈们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
●从党史中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从党史中深切感悟我们党化危为机的智慧和能力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曾有一段展望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话:“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很难想到,这段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宣言,竟是写于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的岁月——1930年井冈山斗争时期。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牺牲了48000多名革命先烈,平均每天就有50多人倒在这片红土地上。革命者无比坚定的信念、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永远铭刻在历史的画卷上,成为鼓舞和激励后来者不懈奋斗的巨大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社会的面貌和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有强大战略自信的伟大国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成为有强大战略自信的人民和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强大战略自信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央反复强调的“四个自信”。
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又有严明的纪律保障,这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这一特点,通过党章可以体现出来。
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入党介绍人制度等严格的入党条件,并单列了纪律一章,明确规定,凡关系全国之重大政治问题,各地党组织和任何党员不得违背中央立场“单独发表意见”,“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者,必须开除党籍。这与我们今天要求党员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一脉相承。1923年党的三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又规定了候补党员(即预备党员)的制度。1924年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则规定了凡3名或以上党员就必须建立支部,并明确了其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性质。这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99年历程,艰辛备至、困难迭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次次化危为机,最终夺取全国政权,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
1927年,湘赣边界,5000人的秋收起义队伍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遭遇少量伤亡后,部队向井冈山进发。但是在行军途中,不断出现人员逃散现象。到达三湾村时,部队只剩下不到1000人,连师长余洒度都偷偷跑了。
若稳不住心,人就跑光了。如何化解我们党面临的又一次危机?
在三湾村,红军进行了改编,把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每个连成立党支部和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
运用党的建设这一重要法宝,重新凝聚了人心、增添了信心。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的队伍,不管是革命还是建设过程中,都冲不垮、打不烂。后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再也没有出现思想掉队的问题。
善于审时度势、勇于自我革新、精于总结经验、成于化危为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弄懂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要叫长征,而不是撤退。中国共产党把艰苦卓绝的长征转化为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播撒革命火种的契机,于危机中开新局,为后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延安局部执政、最终建立新中国开辟了道路。
党史是必修课,必须修好
●准确把握党史的重要性是推动党史学习科学化的基础和前提
●学习党史知识,能使我们提高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
1942年3月,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史这门必修课中蕴藏着丰富的营养。
首先,学习党史能够了解我们党的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能够了解我们党的理论究竟解决了哪些中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增强理论自信。我们党的理论既有问题导向,又有实践基础,自然就应充满自信。其次,通过长期奋斗形成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辉煌的基础,学习党史有助于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再次,学习党史有助于总结党的失误和教训,有利于今后少走弯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革命精神,淬炼于我们党艰苦创业历程中,书写着共产党人不惧挑战、砥砺前进的拼搏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财富,任何时候都要传承。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中共一大会址等革命圣地,缅怀先贤,借鉴历史,昭示现实。在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在西柏坡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古田会议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家深入思考“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习近平总书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站在延安杨家岭中共七大会址的中央大礼堂内,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这里我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史的重视,让我们深切地感悟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博大智慧,深刻地领会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奋斗精神和“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之情。学习党史,能帮助我们提高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学习党史的重要前提
●学习党史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
●学习党史要与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以及当下形势结合起来
●学习党史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在1923年撰写《史观》提出:“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这一正确的历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以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根本立场,以特定时代中的社会实践为根本出发点,以探寻和运用历史规律推动人类进步发展为根本目的来认识、叙述和评价社会历史。
纵观99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学习党史一定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洞察和把握住历史发展的真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可以这样说,把党史事件放到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大局中去审视,才能客观总结经验教训,更好汲取历史智慧;把党史事件放到古今历史中去考量,才能深刻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受人欺辱的历史教训刻骨铭心,让我们更加懂得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99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用发展的、变化的、运动的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法,能够根据时与势的不同而灵活调整政策,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作为肩负伟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学习好党史。像《毛泽东传》《中国共产党历史》《苦难辉煌》等都是学习党史的极好教材。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和党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阅读。
此外,有条件时,还应该去一些革命圣地,在红色文化熏陶下提升对党的历史的认识。试想,当我们挥汗如雨地走在井冈山的“挑粮小道”上,遥想当年官兵同甘共苦的岁月,我们是不是更能真切感受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当我们置身简朴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耳畔回响起“两个务必”的谆谆教诲,我们是不是更能从中找到工作的动力和方法?学党史,真正能让我们回望来路、遥看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王向明,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教授。成山,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