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三个评估标准》,《光明日报》

上传时间:2020-09-1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出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总书记对“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下一阶段评估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评估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强大动力,目前,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已完成了第一期的中期自评和互评。在国内外主要的大学排行榜中,我国取得了显著成绩,以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为例,进入前50的内地大学有3所,前100的有6所。

不同于排行榜等市场化评估机构,作为公办高校,政府是一流大学建设评估的主体,政府或受其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来开展评估,也就是说,评估必须充分体现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国家意志,必须围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来创建评估标准。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是最深沉的力量,它们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历史和比较经验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在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决定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估要坚持以下三个金标准。

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

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我们党的事业成功,重要法宝之一就是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每年大学毕业生800多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1.7亿,我国人力资源为世界各国之首,但还不是创新人才强国。世界一流大学是卓越人才的摇篮,日本2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84%来自“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中的A类高校。在从中低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过程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所以,必须把人才培养能力作为评估的第一标准。

围绕教育教学体系,对创新人才成长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进行评估。课程体现国家意志,教材是主要载体,课程教学质量是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完善,以制度建设维护课程和教材的质量与权威性。能否充分发挥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能否在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上创新思路,如完善教研室制度、创建学科带头人课程责任制和教师相互听课制度,这些都与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密切相关。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还离不开高水平的“四有”教师队伍,人事制度改革是否体现了教学的价值,是不是能够调动教学工作积极性,都应该成为评估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方面。

围绕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对建立跨学科的协同育人机制进行评估。知识模式、科学范式的革命为跨学科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跨学科、跨学院的协同,一流大学在搭建高水平的跨学科平台上具有人力资源和学科优势。美国公立大学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劳伦斯说,“1931年创建核辐射实验室,招募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医药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奠定了跨学科科学研究理念的基础。”推动了加州大学体系跨学科平台的建立,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计划(IGERT,1998)和研究训练计划(NRT,2014),核心就是鼓励以跨学科方式培养STEM人才。近些年,国内高校也进行了很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如本科大类招生培养、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等,但面临在学院组织结构中创造更多空间、活力的问题,需要重点评估跨院系兼职考评机制、交叉研究平台的投入、配套、调整与退出机制等。

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

科技创新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我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可持续增长必须转向科技,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追根溯源就是教育的问题。美国36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75%来自大学,其中绝大部分是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最多的是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我国2018年卓越科技论文的高产机构是高校,发表的科技论文超过80%,其中SCI论文超过85%、SSCI论文超过90%来自高校。世界一流大学是创新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是评估的关键标准。

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对是否强化基础理论研究进行评估。在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网络数据等领域,一流大学具有学科和人才优势,评估中要考察是否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重点推进了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深化产学合作,推动高校基础性、原创性研究与企业应用性开发的对接等。基础理论研究需要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战略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我国一流大学拥有大批科技领军人才,以院士为例,不含外籍院士,中科院院士829人中有423人在高校任职,占比51%,工程院院士920人中有398人在高校任职,占比43%。还要加快引进国际知名学者,培养造就青年优秀骨干,为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基地提供稳定支持。

聚焦长期和整体绩效,对是否完善了评价激励机制进行评估。科技进步只争朝夕,一流大学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牛鼻子在于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评价激励机制,破“五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人才,不以论文数量定高下,把论文导向的科研转向需求导向的科研。评估要引导促进利益化、行政化的评价激励转变为少折腾、灵活的分类评价,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成为文化繁荣的沃土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自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更需要软实力,即文化的力量。自古以来,大学乃滋养人心、涵养文化之所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把学校建成文化传承之所,弘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文化繁荣是评估的深层标准。

围绕立德树人,对是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评估。人是文化的最核心载体,因此,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估必须紧紧抓住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首位,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坚定教师的价值理念,通过教材、课堂、日常管理引导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使他们成长为文化自信、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围绕学科建设,对是否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做出贡献进行评估。一流大学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具有重要职责;东西方文化不同,理论渊源存在差异,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指向个体、知识本身,而我国自先秦时期起,教育就是指向道德教化,与民生、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换言之,西方的很多理论和学说是用来解决西方社会问题的,拿来主义不适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加快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学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作者:胡莉芳,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