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刚:《推进疫情风险治理应当遵循哪些原则》,《联合时报》
上传时间:2020-05-08
风险治理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动逻辑,重在关注潜在性与未来预期。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风险成为常态的情况下,实现中国长治久安和持续繁荣,尤其需要在政府、社会、个体之间厘清权力边界,避免将紧急状态的特殊做法常态化,坚持市场、民主、法治、责任、志愿、合作等基本原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深化改革,在经济总体规模、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人均收入增长、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需求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市场秩序逐步形成和完善。疫情防控,打的就是“后勤保障战”。市场经济改革的成就,为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下最为要紧的是保持经济运转的基本秩序,保障产业链各个环节运转顺畅,保证防疫措施,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和各方面建设。抓紧推进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协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复工;切实将相关财政金融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发挥央企、国企、大型企业在产业链的龙头作用;着力解决物流不畅、配套难,资金压力、支撑难等问题。重要的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风险并不总是意味着危险,风险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它的本性决定了它导致危害性后果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它是经济活力和多数创新,包括科学或技术类创新的源泉”。风险是社会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与机会,风险能够推动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关系的完善。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改变,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我们要善于利用风险,化危为机。 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形式。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维护权利秩序、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坚持用民主方式化解风险社会的挑战是赢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胜利的重要原则。风险社会的现实,既让我们看到了制度的优势,也发现了治理的短板,风险增强了改进和完善的动能。一是尊重维护共同利益的权利秩序,要维护隔离社区公民的权利,也要维护辛苦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的权利;要维护患者和疫区民众的权利,也要维护医护人员和货运司机的权利。二是维护稳定有序的公众参与机制,疫情防控暴露的行政能力的短板、技术标准的模糊、决策过程的扭曲等问题,使民众在广泛参与了解不确定性方面打开了空间。三是促进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发展。我们需要警惕在风险处置过程中某些暂时的、强制性的特殊举措的常态化,避免形成对于我们民主原则和民主体制的质疑。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也要始终坚持法治原则。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强调依法防控,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全国人大依法做出重要决定,各地人大相继通过了防控疫情的决定,为防疫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切实纠正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过度行为,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风险是一面镜子,能够反射出不同的行为者在共同面对危机和风险时的责任意识与负责行为。风险将责任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将模糊和混乱的责任边界厘清了。一是界定风险的责任。当风险迫近时,谁来界定风险及其危害的程度,是制造风险的人、从风险中受益的人、因为风险而受害的人,还是公共机构?二是管理的责任。一方面是行动和决策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如何决策和应对的优柔寡断。结果是迟迟不发布信息,迟迟不果断决策,应对时机就被大大耽搁了,制度化的行动和能力的真空出现了。三是个体的责任。从责任分配的视角来看,疫情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积极配合、积极参与、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四是担当的责任。我们看到了许多敢于担当的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的社区干部、行动果断的地方官员。因此,风险社会中的安全策略,应当是建立决策机制和安全举证机制,明确具体责任人,使决策 责任机制更加具体和透明。 健康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是现代国家治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国内外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防控、救助、慈善和协调工作,以多种形式参与疫情防控,在资源汇集、服务提供、协调联络和合作网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疫情暴发后,海内外的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筹集了大量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紧急送往武汉等地;自发成立爱心车队,接力运送急需物资,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主动捐赠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纾困解难;开发各种信息平台,使民间协作行为更加智能化。疫情防控的实践表明,社会力量不仅能够关注到民生问题的多重维度和多元对象、弥补政府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缺位或不足、满足民众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在提升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成为政府的有力助手。民众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性社团组织所形成的互惠、信任、合作等规范,正是维系民主和促进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通过更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可以有效地重构信任关系和信任秩序。 风险社会意味着一种新的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人们在新领域中开辟了一种新的社会与政治形式。风险社会和疫情危机要求在应对过程中坚持合作的原则,应对疫情要着力加强各学科各机构在技术上的合作攻关,加强各地方各部门在物资上的集中调配、政策上的协同配合,加强民众个体与社会组织的交流与沟通。在国际上,东方和西方、南方和北方不仅共享相同的空间与时间,而且也分享风险这一共同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将深刻影响地缘政治格局。所谓“山川异域,日月同天”,表达的就是应对疫情的国际合作。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密切沟通,分享防疫经验,协调防控措施,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
疫情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造成较大的冲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切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落到实处,既要推动繁荣和发展,也要维护安全与稳定,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