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王义桅:平等有序的多极化是时代之需

上传时间:2024-01-25

日前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我们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要确保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就必须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这是时代之问中国之答的又一典型例子。西方学者、官员反复问,中国要推动的多极化是什么样的多极化?多极化一定好吗?因为按照他们的历史经验,多极化可能会带来不稳定甚至冲突。在他们心目中,和平只是战争的间隙,而多极化均衡只是存在短暂的、偶发的、例外的。而中国提出构建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就是因为西方主导的多极化并不平等、有序。

为什么历史上的多极化不平等、不有序?

首先,一神论的宿命论和西方中心论的底色,塑造了西方国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的文明形态。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就是基督教一神论的现代价值演绎。

宿命论催生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秉持线性进化论,自以为是地宣扬“历史终结”。正因为以自我为中心,西方讲的国际政治并非真正的世界政治。

发展到今天,西方政治主导下的全球治理存在先发优势、规则锁定、路径依赖等现象,全球南方国家对此多有不满。

西方的多边主义是美西方领导下的秩序,以联盟体系为基准,搞价值观排他性,近年更是鼓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试图在新国际格局里以所谓“规则”来弥补实力不足。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去年参加联大时抱怨“世界愈发多极化,但多边性却在减弱”,其意为多极化增加了中国,但挤压了欧洲国际影响力,且多极化未体现欧盟规范。

其次,人性本恶的公理假定。基督教的原罪论,体现在人性层面就是认为人性本恶、权力本恶,于是以权力制衡权力成为西方世界的黄金法则。人性的自私推演出国家利益的排他性、无政府状态、自助国际体系。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人性从神性中解放出来,三十年战争又将国家性予以释放,催生现代国际关系理念。这就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维起点:人性本恶,故权力本恶。人性的张扬导致国家性张扬,对外野蛮扩张、掠夺、殖民。这就产生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逻辑:以权力追求安全,以实力争取利益。西方思维以自我为中心,决定了西方喜欢玩小多边或一超主导的多边。欧盟的口号是“多元一体”(unity in diversity),和我们中华的“多元一体”(harmony in diversity)形同实异。

此外,人类文明从工商文明走向数字和生态文明,西方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这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其中一个含义。所以中国不仅要应对西方主导下的世界格局变化,而且还要承担更多引领人类文明转型的责任,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也是创立国际政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责任。

一言以蔽之,西方所讲的国际关系主要还是西方内部的关系,无法摆脱历史周期。面对非西方世界的崛起,他们喊出中国威胁论、大国政治的悲剧、修昔底德陷阱等言论。根本上是西方国际关系无法容纳非西方的崛起,以及与此伴生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西方的国际关系发展历史周期造成的等级格局、对抗式不平等,是过去旧的文明形态的多极化。而我们今天要强调一种平等的、内敛式的、和平的国际关系,平等有序的多极化,符合由内而外的法则,即只有国内治理有方,才不会让麻烦外溢,产生负外部性。西方的国际关系是国内关系的一种逻辑延伸,那就是竞争,从原生的稀缺文明到近代扩张式的基督教文明,和全球化时代资本的扩张结合在一起,必然导致冲突而无序的多极化。

作者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来源:《环球时报》2024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