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焦点对话 | 解读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关键词”
上传时间:2020-01-01
2020年1月1日,东方卫视“焦点对话”节目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教授,对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关键词”作专家解读。
习主席的新年贺词,既在宏观层次探讨脱贫,也在微观层次谈小事情,如药品降价、垃圾分类等。您怎么看待习主席贺词中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的辩证关系?
王义桅:我觉得有四个结合。1、回顾与展望结合。既回顾了2019取得成就,也展望了202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2、宏观与微观结合。既心怀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又牵挂老百姓关心的“小事”。3、感性与理性结合。习主席高屋建瓴,没有直接提到贸易战。在他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历史长河中,贸易战只是一个浪花而已,甚至这一波折连浪花也算不上。习主席同样也细致入微,关心群众冷暖,如垃圾分类、药品降价等。4、内外统筹。习主席强调中国从未割裂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贺词中“初心”出现3次,也提到初心不改的革命英雄,您这么看对初心的反复强调?
王义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两个一百年,我们的初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政党治理、国家治理是带动全球治理的关键。
近几年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发生什么变化?中国一直秉持着什么样的世界情怀?
王义桅:我认为中国有三重角色。1、文明古国。体现在传统政治理念所强调的“天下无外”,与单一神的文明不同,在当代体现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2、社会主义大国。这一初心可以从天安门城楼上的标语看出,在中国建国初期就提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关注天下与中国的联动,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这是世界人民的期待,也是大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