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 王文: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上传时间:2024-07-2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及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激发了人们对中国改革的深度思考。公报53次提到“改革”,尤其是12次提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并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了13个部分的“系统部署”,《决定》则涉及300多项关于体制机制的改革,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已持续了45年并仍在继续前进的改革毅力,也让世人惊叹于中国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稳定任务所体现出的改革智慧,更令国内外观察者们洞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改革所聚焦的重点领域及阶段性、渐进性要完成的目标。
1
改革需要大毅力
改革需要超乎寻常的毅力。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序幕,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把改革视为“永远在路上”的伟大事业,更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够连续45年且还在持续不断地将改革事业往“前进”的方向推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2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600多份改革文件,督促各个部委与各级政府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接续推进了波澜壮阔、履险如夷的改革航程。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例,其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当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的作用从“基础性”上升到“决定性”,一词之差,标志着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入新阶段。接着,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针对如何“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等方面推出多项重大的具体改革措施与规划。比如,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规划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等。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13个系统部署中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第一项,旨在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未来成果。
事实上,从数字经济的蝶变腾飞到移动支付的生活便捷,从科技创新的潜能激发到区域发展的协调发力,从航天科技的突飞猛进到清洁能源的跨越增长,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城市治安的持续稳定,从精准扶贫的全面胜利到从严治党的显著成效,从“一带一路”的全球布局到开放事业的巨大突破……这些显而易见的国家重大进步,都源于持之以恒的改革毅力,尤其是多数发端于2013年以来中国启动的“全面深化改革”,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和部署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然会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而实现更大的国家进步。
2
改革需要防风险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航线,向更深水域、更广天地的方向坚定前进,是相当不容易的。
环顾世界各国的重大改革史,失败的案例很多,即便那些取得国家与社会发展重大进步的改革,比如罗马帝国的凯撒改革、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19世纪美国林肯废除黑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也多数伴随着宫廷内斗、内外冲突、社会动荡等巨大风险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改革进程,始终保持在一个正确和积极的大方向,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世界各国的改革史上是罕见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改革的成功实践带来了长达45年的持续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拉动力,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进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人类社会的改革和社会主义道路闯出了一条新路,为诸多经济体的治国理政及全球治理提供了有益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梳理各国历史上的改革经验和教训,时代背景、权力结构、改革内容、政策策略、方法步骤、社会环境及精英素质等诸方面,均是会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成功,要做到既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还要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有力的支持,更必须把握好改革时机和步骤,实现最终的实效,这就需要改革领导者的非凡智慧、战略定力和历史担当,还需要自上而下的执行与自下而上的配合。
新时代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无惧风雨、稳健前行,精准地前瞻时代动向,持续地推进政策落实,稳妥地协调利益分歧,坚强地突破外部围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的2029年、2035年的改革目标,提出的七大聚焦和13个系统部署,同样也需要稳中求进、扎实前行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这是中国应有的改革自信,也是中国改革能够防范风险的能力体现。
3
全面看待改革实效
对于世所罕见的成功改革实践,不可否认,当下中国社会确有一些人存在着“改革钝感”,出现了对改革效果的漠然、抱怨、牢骚甚至抨击、否定的声音,更有甚者在西方一些政客和舆论的影响下,还炮制了所谓的“中国改革停滞倒退论”。这些消极论调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需要从更深层的角度进行剖析和驳斥。
我们必须重新调适对改革的认知与预期,全面看待当下改革面临的困难、所处的阶段、推进的节奏和国际反响。
一是要看到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只看到一些领域的改革步子小了就惊呼改革不动了。
二是要看到当前改革进入深化期。过去45年的改革几乎在所有国计民生领域破了局,现在则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推广和深化,不能看到“从0到1”的重大改革措施少了就误以为改革不推进了。
三是要看到当前改革涉及复杂的利益重构。一些领域利益增长不明显,甚至因为受到整治而利益受损,自然会发出“改革倒退”的声音而看不到改革带来的巨大系统重塑。
四是要看到当前改革面临外部的巨大干扰。不能只看到经济下行压力大了、对外博弈更激烈了,就误以为改革做错了。
由此可见,没有一个国家的改革可以做到十全十美,也没有任何一个阶段的改革可以做到所有人的利益都不被调整,更不可能会有一项改革措施可以做到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
改革是持续动态调整的宏大事业,更是需要保持定力与韧劲的艰难实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进程。在这个伟大进程中,我们有信心乐观地展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到的2035年之前聚焦的七个领域,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继续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注重突出重点、注重改革实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定能真正实现。
(作者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