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探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文化根基
上传时间:2024-03-21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文化根基研讨会暨《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新书发布会于北京文化大厦举办。《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是继《国之交如何民相亲》之后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又一部力作。民心相通贵在心的相通,即心灵沟通和价值认同。《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一书理论联系实际,从政治体制、宗教、历史、文化、国民性等方面深入分析民心相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视野广阔,内容丰富。作者通过案例的形式梳理了中美、中德、中印、中国和东盟、中非、中拉之间如何推进民心相通等工作,还对大数据时代、后疫情时代以及“一带一路”场景下如何进一步开展公共外交做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主持。出席并发言的嘉宾包括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张建国大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经理李开龙,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于江,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任晓,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中国欧盟协会副秘书长、高级记者肖连兵,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清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灿荣,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心主任、共青团中央国际部副部长赵可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一等秘书宗华伟,本书策划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分社总编曹沁颖等。
陶文昭强调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该思想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他还提到了王义桅教授在公共外交领域的贡献,认为其最新著作《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深度探讨了中国在新时代下促进人文交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智慧。
张建国指出,《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的发布恰逢其时,为中国公共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的探索。民心相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合作与理解的关键,民心相通能够加强国家间的友好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石和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张建国赞扬《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一书深入分析了民心相通的理论与实践,认为民心相通贵在心的相通,即心灵沟通和价值认同,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当今世界民族恩怨利益纷争,文化摩擦等阴影还严重困扰着我们,基于安全困境的信任危机在许多国家埋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隔阂,不同文明之间需要寻求尊重和认同,建立一个彼此关爱、利益互享、文明包容的国际社会。
李开龙概括三点出版价值:1、出版时间恰逢其时;2、著述内容恰如其分;3、对读者而言恰到好处。表示该书的出版是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的具体体现,回应了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挑战,书中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中国如何推动与世界各国的民心相通。李开龙同时赞扬了王义桅教授的辛勤工作,认为该作品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供了新视角,并期待与各位专家和嘉宾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
张晓京强调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教学的重要性,突出赞扬了本书课堂思政、教学相长的两大特色,王义桅教授的新书是作为推动该领域工作的具体实践。张晓京提出学术研究需结合理论和面向大众,进行深入的实践探索,并注重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共学共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案例分析和细分领域研究,以进一步深化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教学和研究。
曹沁颖概述了书籍的三大特色:故事力、教学力和文化力。她提到,这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推动民心相通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教学方面,书籍融合了习近平外交思想,通过作者的全球调研和学生的参与写作,形成了教与学的相长过程;在文化力方面,书中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的价值追求,侧重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曹沁颖最后希望通过与专家学者的合作,打造更多具有深度的学术作品,传播中国声音。
胡正荣认为民心相通在中国与全球关系中起到核心作用,该书恰好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国际传播中找到共同点、共通点、共情点和共鸣点十分重要性。胡正荣提出,要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要基于共享价值和情感系统,促进有效交流,应该提倡一个新的框架,以民心相通超越公共外交。
金灿荣指出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在于有效推进民心相通工作,而本书在实践方面做了尝试,通过集体写作的方式加强了教学效果。金教授还分享了对王义桅个人的评价,称赞他是一位真正热爱学术的纯学者,敢于提出新观点并在“一带一路”研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理论研究最终需要落到实处,“一带一路”是传播公共外交的最佳实践。
孙吉胜认为本书内容丰富,视角多元,专门关注了对外传播中的差异性,为未来的民心相通提供了重要启示。孙教授还强调了当前加强民心相通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人文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理念、讲好中国实践和改善传播方式的建议,强调可通过实际案例和灵活多样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更有效地促进各国相互理解和交流。
任晓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具体、持续的工作实践来实现。当前国际关系中存在的误解和偏见,中美关系的下滑,以及其他国际事件均对民心相通构成了挑战。加强人文交流、改善外国人在中国的支付体验等,都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具体措施。应关注那些阻碍民心相通的有形和无形因素,例如对外国记者的不当对待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加深国际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周庆安认为公共外交应超越传统的竞合概念,探索更深入的国际文化和文明交流。公共外交是跨学科研究的范畴,需要新闻传播和国际关系领域的深度合作。周教授欣赏书中强烈的中国视角、对中国实践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未来全球体系发展的贡献,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王义桅教授这样的学者,进一步丰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张清敏强调民心相通是外交的本质,而非仅限于公共外交或民间外交。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比内容更为重要,真正的民心相通应超越单向的信息传播,强调理解和沟通的双向性。张教授希望王义桅教授未来的研究能继续深化对公共外交本质和实践方法的探索,为学科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肖连兵分享了自己对于民心相通在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中重要性的理解。民心相通是国际传播的战略原则,对于提升中国在全球道义制高点和对冲西方对中国的误判具有重要意义。民心相通不仅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也是所有外交的本质。在面对严峻国际形势时,应该有效使用民心相通来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效率,使之更好服务于中国的外交事业。
于运全对新书出版表示祝贺,并从实践的维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他强调民心相通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战略原则。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该关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外交案例,并考虑建立一个共享式的线上数据库,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更新,共同开发和研究更多的案例,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支持。
赵可金在祝贺王义桅教授新书发布的同时,深刻反思了公共外交的挑战和民心相通的困难,尽管公共外交的意图是积极的,但在实践中却发现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变化,原本支持和理解中国的群体态度出现了转变。赵教授通过个人教学经验分享,揭示了国际交流中日益加深的理解障碍和身份认同差异。解决方案是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讲述对方的故事和理解,以此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真正的民心相通。
钟新在祝贺王义桅教授新书发布的同时,分享了自己对公共外交和民心相通的理解和实践。公共外交的核心应超越单一国家视角,探索具有全球共识的价值和利益,同时也应注重国别研究。直面公共外交中存在的障碍,并保持对未来乐观的态度,是推动民心相通的关键。
宗华伟分享了她的个人的学习体会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任期内的实践经验。多边平台能够为中国故事提供更广泛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成为促进民心相通的倍增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独特作用和职责,能为推进民心相通提供重要助力。
于江分享了接待乌干达防务学院代表团的经验,讨论了中乌、中非友谊的坚固,以及对当前世界形势的看法,认为民心相通、民间外交可能比学术界的交流还要重要,因为很多学术可能是非常政治化的,不如民间活动灵活。于江赞扬了王义桅教授在公共外交领域的贡献,尤其是在推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国际传播方面,希望王教授继续在这一领域做出更多工作,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和传播。
王义桅在《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新书发布会的答谢致辞中,深刻阐述了民心相通的重要性和三重境界:理解人、理解人们、理解人类。这本书是课堂思政的探索、教学相长的实践、文理结合的尝试、以及知行合一的结晶。通过这本书,他希望引发民心相通的人类实践,促进全球南方的实践,同时促使全球北方反思公共外交。王教授认为,民心相通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手段,也是目的,通过理解人、人们、和人类,可以推进民心相通,服务于构造新的底层逻辑和全球政治生态,开创全球文艺复兴。民心相通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且是解决人类问题的关键。王教授以自身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为例,阐明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在促进全球民心相通中的作用,以及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民心相通的中国实践》新书发布会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了书中提出的理论和观点。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本书系统性呈现了中国在推进全球民心相通方面的策略和经验,为增强国际社会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这种研究不仅对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具有指导意义,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