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王义桅 钱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全球经济治理

上传时间:2024-06-07

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是朝向板块化、区域化抑或本土化方向发展,还是在各式各样的逆全球化中经历负和博弈煎熬?为回答全球化之问,中国积极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致力于打造一个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的新格局。中国在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强调全球社会的和谐共生,引领国际社会携手前行,共同塑造一个更加平等、开放、包容的全球经济新秩序。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古老智慧的现代传承,更展现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转化为全球治理新方案的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和谐共处的理念

“和为贵”思想的现代应用。《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和为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意指在人际交往与社会治理中,以礼仪为手段,追求和谐共处之境,视和谐为最为珍贵的社会价值。步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和为贵”被赋予新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和睦,这种理念在经济全球化中体现为倡导各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这一思想鼓励建立基于对话、协商和合作的争端解决机制,减少冲突,通过构建多边贸易体系和投资框架来促进各国利益的和谐共生。

“天下大同”观念的全球视野。《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描绘了一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国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的理想世界图景,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崇高追求。“天下大同”不仅是对修齐治平思想的外延,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的早期表述,体现了古人对普遍仁爱、礼运大同社会的深切向往。它呼吁各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成果的共享,共同应对诸如贫困、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努力迈向一个更加包容、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天下大同”为解决国际经济不平衡、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繁荣提供了深刻的哲学指引和价值基础。

“天人合一”哲学赋能绿色经济。《周易》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句话即“天人合一”的精髓。它体现古圣先贤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法则,以期达至宇宙万物和谐统一之境。“天人合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以达到万物和谐、生命共存的理想境界。它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价值导向和智慧源泉。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峻挑战的当下,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意味着转向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仁爱共济的精神

“仁者爱人”原则下的全球责任。《孟子·离娄》下篇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就是指君子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在于有一颗仁爱的心,狭义是对君子个人的道德规范要求,广义上指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友好与善意。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是实现区域发展平衡的全球化,此种理念体现在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资金援助和能力建设上,并非如外界所说中国是在转移过剩产能,而是出于友好去帮助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共享全球化成果,实现共同发展。

“扶危济困”传统的国际实践。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人们扶危济困的基本动机,正是因为人们有“恻隐之心”,人们就会“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就会尊老爱幼、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就会有扶危济困的思想和行动。普惠的经济全球化包含对后发国家的同情,表现在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债务减免、紧急援助等形式,为遭遇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的国家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缓解其困境。

“同舟共济”意识下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春秋·孙武《孙子·九地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哪怕吴国人和越国人是相互仇恨的,但当他们同乘一船在海上遇到大风时,也会像自己的左右手一样互相救援。当前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互相帮助,携手渡过难关的精神尤为重要。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这一意识促使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研发、分享医疗资源,展现了全球团结的力量。

开放包容的胸怀

“有容乃大”的气度与国际贸易。《中庸》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指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阐述了宇宙和自然的运行规律,中国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包容精神。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是体系、区域、规则包容,体系包容体现在中国对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推动,以及对不同贸易伙伴开放市场的承诺,促进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的自由流动,增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兼收并蓄”的态度与文化多样性。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是说高明的医师会把不同类型的东西都收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兼而有之、兼容并包之意。文化包容可以为经济包容提供精神动力,促进民心相通。中国兼收并蓄的态度在全球化进程中体现为,强调尊重并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其不仅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也是激发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

“海纳百川”的格局与新型全球化。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意指海洋之所以能容纳多条河流,原因在于海洋的宽广,人的心胸也应当如此。中国倡导的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多方参与的网状经济治理结构,一种“海纳百川”的经济格局。当前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这一格局鼓励探索多元合作模式,包容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特殊需求,确保技术进步的红利能够惠及全球每一个角落,减少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红利。


作者,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钱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6月7日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