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朱晓琦:为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提供持久动力

上传时间:2024-06-26

不久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决议充分体现习主席去年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表明全球文明倡议正不断落地生根,为人类社会的团结进步、共同繁荣注入文明力量,为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提供持久动力。

发扬中华文明和平性,推动文明和合共生。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认为自己的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很狭隘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一直传承的理念。中方主张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各国既要有让自身文明焕发勃勃生机的豪情,也要有容得下其他文明发展的雅量。中国不搞文化霸权,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倡导不同文明和平共处、和合共生。中方不遗余力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搭建平台,奏响“软联通”“心联通”的交响乐,契合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激扬起消弭误解隔阂、增进民心相通的合力。这也是全球文明倡议受到普遍欢迎的重要原因。

阐释中国文明观,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主席多次向世界阐释中国的文明观,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促进文明对话交流的中国倡议,亲力亲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仅如此,中国还通过搭建机制性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不同文明、种族、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注入力量。互办文化旅游年、合作开展考古研究、开展经典作品互译、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行动务实有力、有目共睹。

发扬中华文明创新性,用文明对话之钥破解时代困境。文明对话不是国际关系的“副产品”,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推动力,是创造力、新思想发展和知识共享的持续动力。当前,气候变化、地区冲突和数字治理等多重危机挑战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少数国家政客宣扬“文明优越论”等论调,肆意挑起不同国家、民族、文明之间的冲突对抗,破坏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阻碍世界和谐发展进程。这样的背景下,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的意义更加凸显。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文明对话,为不同文明间通过对话达成共识,为世界各国打破文明隔阂、化解地区争端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提出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提议并在联合国大会得到通过,不仅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和联合国工作的坚定支持,还体现了中国在百年大变局下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大国担当。展望未来,中国将不断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解放军报》2024年6月21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