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王义桅:中欧关系:如何“从后天看明天”
上传时间:2024-03-21
“中欧关系的正确定位应当是伙伴,主流基调应当是合作,关键价值应当是自主,发展前景应当是共赢。”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记者关于中欧关系的提问时,鲜明提出当前中欧关系的正确定位和主流基调,呼吁中欧共同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开放发展的倡导者、文明对话的推动者。
放眼全球,只要中欧互利合作,阵营对抗就搞不起来。只要中欧开放共赢,“逆全球化”就不会得势。这深刻阐明了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欧关系具有日益突出的战略意义。
(一)
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又需要中西方共同应对。
深入思考如何规避中西方所谓竞争,以及由此对世界产生的威胁,很有必要。
首先要明确,中欧关系与中美关系大有不同之处。
美国试图全面维持其绝对的霸权地位,而欧洲则更注重维护自身的规范和秩序。随着中国不断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打破了美国的私人资本垄断,对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感构成了挑战。相比之下,欧洲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主导,对中国不像美国那样警惕和反感。
总而言之,美国反对多极化,想永远主导一切,一旦失去或弱化这种掌控就会怪罪他人,比如近些年,就随意把中国当作替罪羊。诚如布鲁塞尔一句名言:“美国人不喜欢中国是因为中国本身。”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需要对美国和欧洲有所区分,避免对二者笼而统之称为“西方”。
(二)
“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
在去年底会见欧盟领导人时,习近平主席对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二十年如此概述。同时,在会见欧方领导人时,习近平主席还特别提到中欧的三种伙伴关系。
其一,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尽管近些年,东盟取代中国,成为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就技术含量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而言,欧盟与中国的合作水平依然更胜一筹。
其二,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自改革开放以来,欧盟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占据了中国引进技术的半壁江山,其外资贡献也极为显著。尽管欧盟的27个成员国中有23个是北约成员国,行动某种程度上受美国牵制,但由于欧盟本身并不是一个国家,其与中国在技术、科技市场方面的合作仍存在多种渠道。
其三,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在全球供应链紊乱的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欧洲对外市场依存度非常高。去年,英国、德国对中国的投资急剧增加,甚至迈上了历史第二高位,与美国对华投资急剧减少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欧盟也有所谓印太战略,但其与美国试图构建的一种排斥中国的全球化存在本质区别。在这意义上,中欧应该相互支持、加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欧洲一体化,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同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对接。
拉长时间轴看,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愿景,包括低碳生活、绿色经济等方面,既受欧洲启发,也与欧洲对未来世界的设想相契合。对中国而言,欧盟一定是相当重要的伙伴。
(三)
当前,全球化正在经历从工商文明引领的1.0时代到数字文明引领的2.0、生态文明引领的3.0时代转型。中欧关系需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同时避免在某些旧领域陷入竞争。
应当如何建构中欧洲关系?笔者认为应“从后天看明天”。
所谓“后天”,是指人类社会必须超越地缘政治博弈、大国对抗,并着眼于人类未来。“明天”则意味着直接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构成挑战的未来。而今天,则是我们理当把握住的机会。
目前,欧盟对中国的三重定位分别是伙伴、竞争者、对手。这一认知相对固化,但其间顺序与主次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行动。由于当前欧洲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欧洲议会大选和成员国大选,以及民粹主义的崛起等。如何令欧盟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者和对手的优先事项推迟或延后处理,将是我们对欧工作的重点。
(四)
中欧合作,需要双多边结合、虚实结合和软硬结合,从以下方面提升合作、规避竞争。
经贸合作方面。当前,中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跨境电子商务、创意文化产业的合作潜力巨大,包括知识产权贸易和新质生产力。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临,数字、绿色、低碳等新贸易方式不断涌现,其中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欧盟在法国的引领下实施了碳税和对我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等,这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接下来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双方的合作方向,将挑战变为机遇。
科技合作方面。欧洲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他们担忧2024年总统大选后,美国可能会退出气候变化协议。因此中欧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方面,合作潜力巨大。欧洲在交通运输减排方面的探索,为中国提供了宝贵启示。而中国也希望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做得更好,甚至推动在欧洲的生产。例如,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设立了生产基地,打破了传统的欧洲汽车在中国生产的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预示着中欧关系正朝着更加平等、对等的方向发展。
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方面。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为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中欧陆海快线以及冰上丝绸之路等项目,进一步巩固了中欧之间的联系。现在,我们强调中欧班列和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等议题,包括职业教育和数字创新等方面的合作,都为中欧未来在新质领域的合作描绘了蓝图,同时规避了旧质领域的竞争关系。
(五)
古语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当前,中美关系的技术性缓和也为中欧关系改善,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尽管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在美国大选和欧洲各国大选的影响下,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与政策,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但着眼和平与发展大势,欧洲将更加迫切地寻求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数字文明和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抓住机遇、相向而行,中欧双方完全有可能共同制定“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规范和标准,开辟更加广阔的未来。
作者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2024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