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

当前位置 : 首页» 课题成果» 报刊文章
汪亭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实际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表时间:2020-06-22     字体:【

汪亭友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体现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如何理解“用心用情用力”?这一论述有何深意?

汪亭友:“用心用情用力”是一个很好的概括,形象地反映了党员干部在解决群众面临的困难时,必须具有的郑重态度和负责精神。“用心”就是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对待群众的问题,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做到心中有数、政策对头,不能三心二意、心不在焉;“用情”就是带着情感解决群众的困难,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同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更不能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用力”就是尽最大努力、尽最大可能解决群众的困难,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畏缩不前、知难而退,更不能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用心用情用力”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群众关心的问题就是党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老百姓是天、是地,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强党兴国的力量之源。“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把群众关心的问题一件件地落实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的党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葆生机活力,我们的国家才能兴旺发达、繁荣富强。

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理解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涵?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汪亭友: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论述来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要是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来谈的,属于社会建设领域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获得感”的本意是指人在获取某种利益后产生的满足感。这种利益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比如我们常讲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还比如,像社会的公平正义,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这些属于精神层面的获得感。物质层面的获得感是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真正的获得感;精神层面的获得感是更高层次的获得感,仅有物质层面是不够的。

幸福感是人们基于自身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产生的精神愉悦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体验和价值判断。相对于获得感而言,幸福感层次更高、范围更广,也更复杂。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很难给出明确的内涵、划定统一的标准。一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等试图将幸福感具体化,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提出了“幸福感指数”,包括社会活动、社会地位、财富状况、交际能力和身体状况等。“幸福感”被称为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

安全感是人们渴望稳定、祈求安全的一种心理需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可以分为个人希望从他人处获得的安全需求、从家庭获得的安全需求、从社会获得的安全需求等。从社会层面来看,公民希望获得的安全需求包括公正的法律保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保障的社会福利等。

从上面的介绍来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间内涵交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截然分开。大体来说,获得感主要依靠物质生活的改善来提升,属于经济建设或物质文明建设要完成的任务;幸福感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主要靠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包括生态文明的发展来提高;安全感主要依靠法治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建设领域的主要任务。可以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推动和实现。

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问:脱贫攻坚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利民、惠民、富民工程,减贫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什么我们党能够如此坚定地推进这样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

汪亭友:首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邓小平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实际,逐步确立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时间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只有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更进一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彻底摆脱贫困,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夙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践行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向贫困宣战,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扶贫规划。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6年国家制定并出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

再次,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表明,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实践,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创造。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条大道上也是如此。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减贫工作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也必将会最终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为政之绩的评判标准

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如何让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

汪亭友:“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方面,在价值导向上树立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党员干部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身处的岗位来自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凝结着对人民的责任与使命,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厚植为民服务、为民奉献的价值理念,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到为人民解决涉及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上来,坚守初心使命。

另一方面,在履职尽责上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牢记中国共产党员这一政治身份,谨记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保障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受人民认可的党员干部。

此外,在为政之绩上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从政理念。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执政党,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为政之绩的评判标准。在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民意愿,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摒弃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错误理念;在行动上不搞面子工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不搞数字政绩,真正把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的方向。


 
上一篇:刘伟:《疫情阻挡不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经济日报》
下一篇:郑风田:《“合村并居”,好事为何办坏》,《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