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诺,《突出学史明理 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质量》,《光明日报》 | |
发表时间:2021-05-12 字体:【大 中 小】 |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明理即明白道理、明辨是非,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学史明理,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学习党史,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将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师生在学史中明立身之理、主义之真、为学之道,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政治责任的高度深刻理解学史明理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只有50多名成员发展成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成就之辉煌举世瞩目,历程之艰辛世所罕见,经验之宝贵百世不磨。百年党史既是一部砥砺奋进史,又是一部道路选择史,还是一部信念锻铸史。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一般性的知识灌输和教学辅导,而是要突出学史明理,以高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帮助师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真正明晰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 在学史明理中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教育引导师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的伟大进程,认清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进而在党史学习中感悟党的初心、理解党的使命,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想清楚弄明白,更加坚定自觉地信党、爱党、跟党走。 在学史明理中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成果的真理性。教育引导师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深化过程,认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其中国化创新成果是党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所进行的理论创造,是鲜活管用的马克思主义,进而在党史学习中感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成果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想清楚弄明白,更加坚定自觉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贯彻党的创新理论。 在学史明理中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教育引导师生掌握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风雨历程,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进而在党史学习中感悟没有哪条道路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适合中国国情、更符合人民意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想清楚弄明白,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道路自信,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培根铸魂的维度把握学史明理的关键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学习党史,是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只有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史明理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工作抓手、内容范例、教学支撑和科研牵引,高校要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工作做深做细。 明旗帜引领之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校广大师生党员学史明理,一定要把学党史和悟思想结合起来,结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关于青年工作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掌握工作学习的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明人民至上之理。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高校广大师生党员要通过学史明理,切实深化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认识,深化对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的认知,深化对党的人民立场、人民观点的认同。实践中,高校一方面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持续激发师生党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使其树立服务人民、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抱负,矢志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明实事求是之理。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对真理的信奉和追求,这与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理念高度契合。高校广大师生党员做到学史明理,要从思想方法和治学理念上下功夫,坚持从事实出发、直面时代之问,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尤其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披着学术外衣的错误思想观点,让正能量充盈高校思想舆论空间,以高校的精神风范促进社会向上向善。 明青春奋斗之理。自强不息是青春的底色,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谋事创业、奋发图强。引导师生明白奋斗的意义、把准奋斗的方向,是高校学史明理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对于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量意义重大。“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高校师生党员要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在党史学习中强化自强不息、“奋斗最美”等观念,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立德树人的向度拓展学史明理的成效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拓展学史明理成效,关键在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把担当立德树人使命职责与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通起来,切实学出高校的特点、教出大学的气派。学史明理是整个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环节,把基础夯实了,后续学习教育才能高起点展开、高标准推进,始终与高校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帮助师生从思想上、理论上、情感上系好思想扣子。 精研深读悟其“理”。读史学史的力度决定着明德明理的深度,原原本本读书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可采取党员带群众、老师带学生的办法,制定阅读学习计划,将中央明确的“四本书”读起来、议起来、写起来,做到边读边写边理解,边记边议边提高;组织高校党委、各院部党委与党政机关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实现联学联做、学研互促、学用结合,构建大的党史学习教育格局;在学校设置学习专区、专题图书室、党史阅读角,为师生学史知史、明德明理提供保障、营造氛围。 教学相长释其“理”。抓好“学史明理”,高校担负学与教的双重使命,不仅要加强自身学习,而且要依托学校教学科研资源,向全社会提供党史学习教育的资源。在教学方面,应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做好党的历史和党的思想理论宣讲员、阐释员,多渠道开展主题宣讲,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听众,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听众,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听众;在科研方面,举办系列党史科研论坛和研讨会,加强对党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研究,围绕党史难点热点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形成学术成果,将高校党史科研成果传播到全社会,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教学服务。 守正创新传其“理”。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离不开守正创新。推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举措,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方面加强探索,拓宽师生学党史讲党史的方法和渠道;完善思政课网络教研平台建设,组织思想政治理论和党史党建课教师线上集体备课,以教学大数据提升党史教研质量;邀请名师大家在重要时间节点、针对党史重点问题,举办网络公开课,组织师生开展党史“微宣讲”短视频大赛,形成人人讲党史、处处学党史的生动局面。 办学治校行其“理”。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他特别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扭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抓好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用办学治校的工作业绩践行所学、所信之理,持续提升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层次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2021年4月29日08版 |
|
上一篇:王义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突破口》,《经济日报》 | |
下一篇:靳诺,《突出学史明理 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质量》,《光明日报》 |